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
材料一:然战国者,攻伐最剧烈之时代也,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
——摘编自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
材料二: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
——摘编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注:“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
材料1 《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年8月29日法国画报《笨拙》)
材料2 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蒙尘巡幸”的慈禧太后以朝廷名义颁布一道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丁戊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04期)
材料3 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行二日,至榆林堡。怀来县知县吴永具衣冠恭迓于道旁。于是帝后始得进饘粥、备供帐。……丁卯之秋,余与公相遇客邸。有以前事询者,公为述其大略,乃与外间所传迥异。同坐刘治襄先生,瑰奇人也,因就公所述,草具其事,立成数万言……
——《庚子西狩丛谈序》
材料4 《庚子西狩丛谈》封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