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24年新篇章徐徐铺展,习近平主席掌舵领航,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国际视野,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入新的动力。

1月10日,迎来了2024年首位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双方将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密切多边沟通协作,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1月11日,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访华,成为今年首位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双方表示将继续推动中欧关系在新的一年里稳中有进,中欧作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力量,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传统电池存在的不足,成立于2011年的N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行技术攻关。目前该公司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远超过同类企业,并在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具有卓越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凭借过硬的质量,该公司成为国际知名车企锂离子动力电池供应商,并成功切入世界知名手机供应链。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球面临的紧迫挑战之一,它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23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部长联席会议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建立了落实双碳承诺的“1+N”政策体系,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网络,贡献了本世纪以来全球25%的新增绿化面积,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尽己所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中方将继续在G20等框架下,与各国加强环境气候的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个世纪冷战时期,中国体育外交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譬如著名的“乒乓外交”。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少数国家以各种理由抵制、抹黑我国的情况下,举办杭州亚运会为我国政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

从开幕式文艺表演《携手同行》中,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增进了政治互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从极具地域风韵的短片《相约杭州》中,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从武术、藤球、等具有地域特色非奥项目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多元之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

体育传递友谊,文化凝聚力量,交流共筑和平。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现新时代中国开放自信、友善包容的大国风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杭州亚运会开展体育公共外交的意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从来没有因为“中国威胁论”而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走到今天,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材料一   几十年来,西方一直流传着关于中国发展的各种论调,如下表。

 

中国威胁论

中国崩溃论

中国见顶论

主要内容

中国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对西方构成威胁;中国利用经济手段胁迫他国,影响国际公平秩序;中国低价倾销过剩产能,损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军力增强威胁世界安全

中国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将拖累全球经济;中国的制度和体制必然被西方资本主义取代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科技遭遇打压,经济被“脱钩断链”,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经济总量永远不会超过美国,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

材料二   面对上述论调,我们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一般而言,劳动(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如图描述了2012—2050年我国GDP增长的动力分解及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注:2021—2023年为实际值;2025—2050年为潜在值。

材料三   我们党历来重视发展生产力,尤其重视通过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