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 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善也                 真无马耶 B、然后能自也                 窥谷忘 C、曰:教学相长也                君子有不战 D、其此谓乎?                 或依林木
(2)、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将“弗食,不知其旨也”与“弗学,不知其善也”作对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B、文章的中心观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C、《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D、本文一共五句话,前三句句式比较整齐,有增强表意的功能。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甲文文末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5)、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你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与韩忠献公》(节选)

欧阳修

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

山民虽陋亦喜遨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注】①比:都,到处。②州: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一带。欧阳修写此信时,任滁州知府。③辱:谦辞,承蒙。④欣荷:欣喜和感激之意,书信用语。⑤愧刻:惭愧得很,书信用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