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之大道也,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是亦为大同,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论止盗》)

【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哂:shěn,讥笑。③平:太平。④野宿:郊外露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男有分,女有归归来见天子 B、同 问今何世 C、大道行也其翼若垂天 D、货恶其弃地也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绘,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B、甲文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运用了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语势。 C、乙文中唐太宗与群臣讨论怎样禁止盗贼,他赞成有些臣子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盗贼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提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做法,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

(4)、乙文中唐太宗的“止盗”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与其意义相近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5)、甲乙两文谈到了“大同”及“贞观之治”,为了实现理想,甲乙两文分别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选文,完成小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役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 , 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季又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冒絮:头巾。②狱辞:案件的供词。

【丙】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