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质量监测(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中国第一次挫败。英军以少数兵力,纵横于中国沿海,竞如入无人之境。事实上,中国是一个已经解体溃散的社会,不堪外来一击了。一个社会的解体,反映这一群体没有了凝聚的共同意识。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平壤战役后两天,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的北洋舰队,跟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大规模海战。由于李鸿章等人的消极避战,所以海战一开始,中国方面仓促应战,再加上指挥没有经验,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包围。中国海军在战斗中表现了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决反击来犯之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三 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对中国实行瓜分实为下策:“并吞土地一事,与其谓为促进商业,则毋宁谓为阻碍商业。”

——摘编自瓦德西《拳乱笔记》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挫败”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黄海海战中中国海军的“勇敢无畏”。材料二认为北洋舰队在此次海战中的不利局面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3)、结合所学,瓦德西是在哪一战争后得出了材料三中的结论?该结论的得出与中国哪一反抗事件有直接关系?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概括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入侵路线的共同之处,并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的关系。

材料二   2018年9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经远舰”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堞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

此次考古证实了“经远舰”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忠》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经远舰”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

(2)请将材料二中提及的史料,分类填写在相应横线上(每种史料类型写出两例即可),并根据材料二概括经远舰考古文物的历史价值。

文献史料:________实物史料:________

历史价值:________

材料三   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3)根据材料三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的相关条约名称和相关条款的内容.

(4)从中国近代这一系列饱受列强欺辱的战争和人民的反抗斗争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