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娟
①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
②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③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
④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
⑤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吾尔族。“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⑥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而她绿色的头巾已完全成为黑色。
⑦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盖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
⑧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⑨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 A 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批注:加点字用得精妙,____ )
⑩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
⑪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
⑫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⑬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⑭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B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章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批注:人物描写极为精准,____ 。)
⑮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
⑯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的羊羔。
⑰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⑱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半总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淡清山野,无处不在。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游牧民族对待小羊羔的表现 | 老人抱回落单的小羊羔 |
| |
妈妈娇惯小羊羔 | |
游牧民族对待小羊羔的态度 | |
【链接材料】一个游牧民族对原生态的古老文化传承,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西域依旧令人怦然心动,令人荡气回肠:
最肥美的草原属于最艰辛的迁徙者!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
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
——哈萨克族著名诗人唐加勒克
【材料一】
喝无糖可乐,点“不另外加糖”奶茶,买零食先看配料表。
当追求健康的年轻人发现单纯给食物“减糖”不足以“快乐翻倍”时,注意力开始转移到自己的社交状态上。“零糖社交”成了新风尚。
“零糖社交”顾名思义,就像吃零糖食品一样,既能获得满足感,又让人轻盈、无压力。告别“常联系”、“腻一起”的社交方式,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更注重自身需求。
面对这种“松弛感”满满的社交新模式,这届年轻人趋之若鹜。相比于社交,他们似乎更喜欢独处。放弃精神内耗,表面上是年轻人对社交疲劳的反击,背后也是营造人际关系舒适圈的捷径。
(一)社交不必“随大流”“半糖主义”刚刚好
“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
20年前,风靡大街小巷的《半糖主义》就用“糖分”诠释了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如今,听这首歌长大的“90后”们,并没有盲目追求“零糖社交”,而是选择了更加温和的“半糖主义”。
而在工作中,“糖分”并非奢侈品,近几年流行的“搭子社交”,便是介于“零糖”和“半糖”之间的社交新模式。以兴趣划分圈子的“搭子社交”,是浅于朋友、重于同事的关系,社交关系处理也更灵活、自由,被称为是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如饭搭子、旅游搭子、午睡搭子、追剧搭子等。
与浅社交注重的广度与数量不同,“搭子社交”更注重圈层的精细化,被视为高效、快捷、轻松、简单的社交方式。
(二)“君子之交”并非遗世独立,深度交往无法完全替代
好的社交关系,是在分寸感上彼此保持淡然,不取悦,够真实。保持本真并非任性自我,遗世独立在当今社会并不可取。
王忠武认为,“零糖社交”并不是“零社交”,现在有的年轻人不去社交、拒绝社交,把这种极端的社交行为当成一种个性的展示,对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再优秀的人,也有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再强大的内心,也有难以排解的困惑。“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放弃社交等于放弃自身发展的机会,这样的‘个性’得不偿失。”王忠武强调,“零糖社交”有其优势,却无法完全替代深度交往的模式,尤其在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过度依赖“零糖社交”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关系不断疏远。“尽管‘零糖社交’能带来一些社交上的新奇体验,但我们仍应相信真正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是那些能够与我们长期相伴、不离不弃的密友所带来的。”
据 JustSoSoul 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平均2个知心好友,在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选择“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仅有12.6%的年轻人选择“每天都可以黏在一起”。
(2024.7.30济南日报《零糖青年的社交圈,为啥不喜甜?》有删改)
【材料二】
鲁迅 |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
庄子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子路 | 愿车马衣裘(qiú,毛皮衣服),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材料三】
传统的社交模式往往强调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而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一种基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社交关系,希望通过社交活动促进个人成长,而非受限于过度情感依附。从“为他人”到“为自我”,“零糖社交”强调的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真实交往,让社交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2024.7.30杭州日报《“零糖社交”并非“零社交”》,有删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