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闭关锁国的程度
③成就了洋务派求强求富的梦想 ④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见图
材料一 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同时,欧风美雨东渐,为时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经世派中一部分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