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腰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乙】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②而好学。兴平③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④将军段煨。采稆⑤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⑥闲习续,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⑦《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

从学者云:“苦渴⑧无。”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从遇学。

【注释】①董遇,汉末三国魏国人物。②质讷(nè):质朴敦厚,不善言辞。③兴平:汉献帝年号。④依:这里指投奔。⑤稆(lǚ):野生的稻谷。⑥投:趁着。⑦治:研究。⑧苦渴:苦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卒获有所闻闻寡人之耳者 B、生人再食苦渴无 C、未尝降辞色由是诸生从遇孕 D、读书百遍,其义自才美不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

(3)、下面关于两篇文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描写起笔,讲述自己“嗜学”的故事,再层层铺叙、陈说自己求学的艰难。 B、甲文写自己求学时物质的匮乏,穿着“缊袍敝衣”,是为了突显自己坚强的意志。 C、乙文中董遇指出,书需要反复的阅读,还需要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阅读。 D、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好学喜读且以读书为乐,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天资聪颖之人。
(4)、甲乙两文都写了主人公对后学的勉励,勉励的方式和侧重点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褊之形;其旁,出堡坞 ,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 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 而列是夷狄 ,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 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垸”,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柄(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通。。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