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中考真题】湖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电池最大剩余容量 | 回收利用领域 |
60%-80% | 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 |
20%-60% | 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 |
20%以下 | 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 |
材料三
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
记者:?
专家:按照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衰减到低于70%至80%,可能就需要更换电池了。
记者:据了解,动力电池中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
专家:在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正规的回收服务网点数破万,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大降低了污染风险。
材料一 据官方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成功促成了超过300批次15万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目前文物返还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其他方式还包括法律诉讼、双边谈判协商、第三方国际组织斡旋、商业回购、民间捐赠等。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上千万件文物流失海外。据中国文物学会数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战争掠夺、走私等,共有超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面临文物背景调查复杂性、国际公约局限性、西方为非法文物“洗白”流程化等挑战,文物追索工作仍任重道远。
追索文物是一个世界难题,其中包括法律方面的阻碍。比如国际条约约束力弱、无溯及力,不能适用于成为缔约国之前的文物追索。且国际公约只对缔约国有效,而西方的文物流入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大多不加入文物返还公约。此外,国际条约有追诉期,超过期限的文物无法回归,这些都对提起法律诉讼、追索文物形成阻碍。而且,一些流失文物还会在黑市上流通,想要完全掌握证据也很困难。未来,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更需多国强化合作,协力推动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规则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选自《环球时报》2024年4月22日,有删改)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情况统计 | |||
不同时期的文物 | 不同类型的文物 | ||
时期 | 数量(单位:件) | 类型 | 数量(单位:件) |
史前时代 | 2460 | 货币 | 21688 |
新石器时代 | 256 | 容器 | 12995 |
商周时期 | 2336 | 雕塑 | 3112 |
春秋时期 | 2513 | 绘画 | 2447 |
魏晋南北朝 | 307 | 服装 | 1534 |
唐五代时期 | 3939 | 珠宝 | 932 |
宋元时期 | 6156 | 武器 | 550 |
明代 | 4811 | 乐器 | 258 |
清代 | 15116 |
料三 2007年9月,澳门爱国商人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会将马首捐赠祖国,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2019年11月,何鸿燊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午马兽首在清乾隆二十四年制成,是十二生肖兽首中最为独特的一个,头顶上云朵一般的造型和卷曲的毛发,显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式白马王子,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
2023年3月至6月,7根圆明园流失的汉白玉石柱顺利入境,并于当年10月13日在北京圆明园进行展出。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这7件石柱文物于1860年流失海外,后被挪威一家博物馆收藏。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历经十年,(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
(选自长城网2024年4 月19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