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致敬选择

他们用脚丈量祖国大地

高 鸿

①你心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②如果用测绘人的视觉看中国,祖国大地便是一个个点,每个点都有一组详细的数据,标示着它的精确信息和地理位置,是测绘人经年累月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③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各个方面都需要测绘先行。然而,旧中国留下的测绘基础非常薄弱。一九五四年,国测一大队成立,队员一大部分是由革命军人组成。他们大多抱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被誉为“没有番号的野战军”。建队六十九年来,累计建造测量觇标、标石十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五千多万组。

④一九五九年七月,在组长宋泽盛的带领下,国测一大队开展尖山点的大地控制测量。尖山位于阿尔泰山脉中部,海拔近四千米,危峰兀立,像一把巨斧劈过;山巅上,密匝匝的针叶林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黑毡帽,令人望而生畏。

⑤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核桃大的冰雹从天而降。“晚上会冻死在这儿吧”,这一念头冒出来,宋泽盛不禁打了个寒颤 , 转头对队员说:“大家分头捡一些柴火,生一堆火,把衣服烘一烘。”

⑥几个人分头行动。突然,宋泽盛发现一只黑熊蹲在距他们十多米的山石上,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宋泽盛拿出手电筒,黑熊被强光一照,呼地站了起来,张牙舞爪,似乎要扑下来。几个人惊出一身冷汗,只听黑熊一阵嘶吼,缓缓地从另一边下去了。宋泽盛心里后怕:“我们赶快把火生起来吧,熊怕火。”

⑦第二天,大家抖擞精神,准备征战尖山。

⑧“怎么上去啊?这石头有十几层楼高,又光又滑,人的脚往哪里踩?手在哪儿抓?”队员曹林无奈地摇摇头。

⑨“没有路也要上。古人走蜀道,不是也难于上青天嘛!他们都能走,我们测绘队员也一定行。”宋泽盛边观察地形边说,其实他心里也没底,眼前的尖山实在是太陡峭了

⑩由于测绘仪器比较笨重,用马驮根本上不去,只能由力气较大的队员常虎背着仪器,宋泽盛在后面保护。历经一番艰难的攀登,终于把仪器背到了山顶。队员们连续奋战了两个昼夜,他们一边观测、记录,一边计算成果、整理资料。任务完成后,疲惫不堪的测绘队员背靠石墩昏然入睡。宋泽盛把大衣脱下顶在头上,重新检查手簿。宋泽盛一九五二年参军,测绘一直是他的理想,如今如愿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大地测绘员。

⑪观测任务已顺利完成,大家准备下山。然而,上山容易下山难。沉重的仪器箱压得常虎面红耳赤,直喘粗气。突然撞上了峭壁,连人带仪器向悬崖边滑去!宋泽盛一个箭步,用双手抓住常虎往回拉。常虎和仪器保住了,宋泽盛却因身体失去平衡,跌落深达几十米的悬崖……

⑫队友们清理组长的遗物时,发现了宋泽盛在山顶上写的一首诗:

测绘战士斗志昂,

豪情满怀天下闯。

铁鞋踏破重重山,

千难万险无阻挡。

⑬一九六〇年四月,吴昭璞带领队员在生命禁区——新疆南湖戈壁进行测绘任务。一天早晨,吴昭璞发现:盛满清水的水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渗漏。在戈壁,没有水意味着死亡!吴昭璞果断地让大家先走。大家一时都不说话,吴昭璞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党员,也是组长。我现在命令你们立即撤离!”三天后,队员们带着水返回工作地点,眼前的一幕令所有人都惊呆了:吴昭璞静静地趴在戈壁上,半个身子被黄沙湮没……他的身后,各种测绘资料整整齐齐地压在仪器下面。他沾满汗渍的衣服,严严实实地盖在测绘仪器上。

⑭一九八〇年六月,王方行带领测绘小组走入大山深处,来到水深浪急的巩乃斯河边。进山前,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两人互有好感,准备年底结婚。王方行对未来充满期待,临近出山,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不善骑马的他决定独自骑马过凶险的巩乃斯河,前往最后一个露营点,不料马失前蹄,一下子跪倒在河里,王方行随之一头跌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大家赶到后,发现王方行双目紧闭,鸭绒衣被撕碎。在一个比较完好的衣兜里,他们发现了一只眼镜盒,里面整整齐齐压着未婚妻寄的包裹单。

⑮六十九年来,这支身上始终流淌着军人血液的英雄测绘队伍走遍神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期间,四十多位测绘队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⑯____

(1)、【追溯足迹】请根据原文,在①②处填写时间或地点。
(2)、请你根据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描述,为尖山挑选图片,并赏析这里景物描写的妙处。

(3)、【铭记形象】选择是艰难的,但也有人认为,文中三处画横线句子的叙述,拉低了宋泽盛的形象。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写下你的想法。
(4)、魏巍在谈《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时表示:要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本文讲述宋泽盛、吴昭璞和王方行三个人面临困境或挑战的选择,是否重复?结合魏巍创作感言和下侧图片,谈谈你的认识。

(5)、【感悟精神】《伟大的悲剧》中茨威格为斯科特等人写了下面的感言,请你仿照示例,也为国测一队写句感言,作为文章的结尾。从国测一队这样的选择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的题。
                                                                                 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
       ①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事实上,雾霾的影响,也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②这样的图景,伦敦曾出现,洛杉矶也出现过。雾霾下的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程度越来越深的工业化,加上汽车驶入千家万户,这是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
       ③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菜场的大妈不喜欢,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喜欢,进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欢,各级政府官员也不喜欢。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这已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④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就在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述评,称“雾霾天气敲响中国经济转型警钟”。这还算是一种温和的告诫。环境的破坏,对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伤害在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也在急剧上升。这样的现实,在倒逼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
       ⑤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⑥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当与个人自觉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在一起。这同样是挑战很大的一个工程。
       ⑦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⑧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寻书籍的味道

尤今

    小时家穷,肚子像欠收的田地,老是空荡荡的:可是呢,精神却长年吃着奢华的鲍鱼海参。把精神喂得饱饱的,是书籍。

    捉襟见肘的父母,餐桌上可能只有青菜豆腐,可是,屋子里,书本永远不虞匮乏。

    晚餐过后,便是一家子进入文字世界的大好时光了。一人读书和一家读书,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新买的书,有淡淡墨香,非常好闻,它能把一瓣瓣心叶都熏得香香的;屋内此起彼落地翻动着书页的声音,宛如天籁。

    明明只是一本书嘛,可是,握在手里,大家却变成了哭笑难以自主的傀儡。爸爸捧书哈哈大笑的那一刻,却见进入悲情世界的妈妈眼噙泪光;爸爸在严肃的政论书中忙忙碌碌地写着眉批的当儿,妈妈却高高兴兴地在她所寻获的妙言妙语底下画线。当字里行间闪出了睿智的思想亮光时,父母亲总会兴奋地读出来,让彼此分享精神的资产。

    我们几个孩子呢,在盈屋的暗香里,随意抽选散置四处的书来读。在那略识字的年龄里,只能一知半解地读、懵懵懂懂地读;读着、读着,读懂了,一颗心,便跳舞。

    阅读,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茁长,一直长牙长的,迄今,已长成了根深叶茂 的巨树了,丝毫撼动不得。

    书籍,于我们而言,无所不能。

    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当超负荷的工作把我们的心揉成一叶成菜时,我们以书籍抚平内心的皱褶;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当我们的思想患上营养不良症时,书籍就充当了我们的维他命。

    书籍之所以会深深地嵌进我们的血肉和骨髓里,紧密地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追溯原因,是父母从小就以“身教”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书籍是精神“永远的伊甸园”;它既是小孩的棉花糖,也是成人的花生糖;棉花糖软而可口,花生糖硬而适口,都能给生命的味蕾带来怡人的甜味。

    现代阅读风气不盛,分析年轻人不爱阅读的因素时,一般人都归咎于娱乐多元化、课业繁重或工作压力太大,让他们无暇分心或分心乏力。

    不是的。我认为真正的关键是:童年时,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成年之后,当然不会“食髓知味”地追寻书籍的味道啦!

    不读课外书,可以有千万个不同的借口。阅读课外书,原因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快乐。当父母用美食和玩具堆砌孩子的童年时,孩子当然快乐,可是,那种快乐,是甜而短的,它不能无止无尽地延伸到成人的世界里;然而,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近日,与思齐聊天,她以温暖的语调忆述她那“贫瘠得十分璀璨”的童年。她说:“当年,家在福建。尽管家境贫苦,可家人还是给钱让我去租书来看。5分钱租一本,几天内得还。于是,一目十行,飞快地读,还分秒必争地把自己喜欢的篇章逐字逐句逐行地抄录下来。把笔记本子收在一口箱子里,一本叠一本,抄了很多本。箱子满了,便买个锁头锁起来,满箱都是奇珍异宝哪!到新加坡定居多年了,那口大箱子,还好好地留在福建老家呢!”

    这个有着丰实童年的女子,现在,从事出版事业,以文字去喂养万千读者的精神。

    爱读书的人,人生各自精彩,而读书的嗜好,必须从小养起。

(选自《北方人》2010年第10期,略有改动)

【注】①〔不虞〕不忧虑。虞,忧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