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释】①鹅湖: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原名荷湖,因湖中多生荷。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②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受主和派打压。这首词作于他罢官闲居期间。③著(着)意:刻意。此处同辛弃疾《卜算子·寻春作》中“着意寻春不肯香”一句意思相近。④归宁:古老的传统婚俗,流行于南北广大地区。指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称省亲、归省。起源很早,《诗经》已有“归事父母”之记载。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或分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归”“病”“起”“懒“倦”等字眼可推知,词人从鹅湖游玩回来后卧病在床,这是大病初愈后漫步山野、信笔而写的词作。 B、上阕写词人有意寻春但体力不支,索性随意漫步、饮酒赋诗;下阕从视觉、听觉角度,写词人路上赏粉红野花,途中遇归省村妇。 C、“携竹杖,更芒鞋”同苏轼《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轻松、惬意感觉。 D、从全词来看,词人罢官闲居期间享受天伦生活,已然忘却了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梦想。
(2)、词中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巾帼之光:奋斗绽放芳华,探究巾帼情怀。

【甲】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英烈夫人祠记(节选)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丙】王昭君(其二)

[唐]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释】①梁氏:梁红玉。②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我国古代有不少亲近乡野的文人,文学社的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诗文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选自陶渊明《饮酒》(其五)]

【乙】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 , 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 , 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翁日婆娑其间,其香以嗅,其颖以玩,朝而灌,而锄。

(节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注释】①茀(fú):指杂草丛生。②瓮:一种盛水的陶器。③潴(zhū):积聚。④芙蕖:荷花。⑤颖:嫩芽。

【丙】折桂令·叹世(其二)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释】①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②孟光台:隐士名。③倒大:极大。

【丁】陶①一日谓马②曰:“君家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 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注释】①陶:陶生,寄居于马家,善治菊。②马:马子才,顺天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