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九江十一中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ㅤㅤ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ㅤㅤ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吾未见其可也。”
ㅤㅤ③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ㅤㅤ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得尽读书之法也。”
ㅤㅤ⑤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ㅤㅤ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切身须要急思量。”
ㅤㅤ⑦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ㅤㅤ⑧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ㅤㅤ⑨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