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问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乙]

梁氏①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卵,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③如雨,猬集④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

[注]①梁氏:指梁红玉,宋代著名抗金女英雄。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②铁浮图:指身披重甲的兵士。③矢:箭。④猬集:像刺猬刺那样聚在一起,比喻众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万里戎机 

驰千里足

③腰腹敌刃割裂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八月丁卵,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3)、甲文对木兰从军生涯写得十分简略,乙文详尽地描述了梁红玉与敌人血战,直至牺牲的过程。试简析这样写的原因。
(4)、甲文中木兰和乙文中梁红玉这两个巾帼英雄有何相同的品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 , 令暂主席行酒 , 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②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皇祐四年起兵反末,自称仁惠皇帝。③燕;通“宴”,宴请。④孙元规:时任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刺西路安抚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妒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 不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运筹:筹划战略和策略。②帷幄:军中帐幕。③给饷馈:供应粮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