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又何

②小惠未

③必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裁剪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B、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C、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问其故”等照应,表明鲁庄公四一个昏君。 D、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九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

      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桓公自莒(jǔ)反于齐,使鲍叔为宰 , 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桴(fú)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 , 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注释】①莒(jǔ):春秋时诸侯国国名,今山东莒县。②鲍叔:名叔牙,齐国大夫。他和管仲是同乡好友,鲍叔牙跟随齐桓公,管仲效命于公子纠。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曾经设计杀害齐桓公。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逃到鲁国。宰,官名,相当于宰相。④法:示范。⑤桴(fú)鼓槌,用来击鼓的工具。⑥钩,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豆类的挂钩。⑦滨,能“濒”,临近,濒临。⑧动:行动,这里是效力的意思。⑨宥(yòu):宽宥,饶恕。⑩衅:通“熏”,熏香,表示敬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