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4年度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朗读也要抓字、词、句、篇
①从语文角度进行朗读学习就是把朗读作为宇、词、句、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
②宇包括音、形、义三要素。要掌握一个汉字,应该把字音准确读出来。读准宇音,有利于辨析词义,进而积累词汇、开扩眼界,为课文的分析准备条件。
③词是语言里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只有把每个词都形象化,才能准确理解它;只有理解它,才能用相应的声音把它传达出来。词的形象化并不玄妙,长期以来人们在说话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不同的概念,通常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④以《海燕》为例,“大海”“波浪”“暴风雨”和“乌云”“狂风”“闪电”“雷声”这两组词很常见。但在课文里,由于它们具有象征的意义,包含的概念就不同一般了。前一组词,作为人民群众和革命力量的化身,我们就应用较重、较强的语音和肯定、关切的语气来朗读;后一组词,象征着沙皇俄国的种种反动势力,我们就要用较短促、较低沉的语音和否定、仇恨的语气来表达。当然,这种形象化是整体而言,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语句中虽会有变化,但基本倾向应当是鲜明的、统一的。
⑤句的朗读,可以抓这三项。停顿首先要求读准标点符号,而在标点符号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句中的停顿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句法分析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样,和停顿相适应、配合,句中哪些词该重读也要求有一定的语文知识作基础。至于语调,汉语有“降抑、昂上、平直、弯曲”四大类型。如果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具体分析,准确地确定停顿、重读和语调;再通过对停顿、重读和语调的反复推敲和揣摩来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必然能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得到提高。《孔乙己》中有这么一句话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⑥如果找到句中该重读的“站着”“长衫”和“唯一”三个词,再相应地处理好停顿,就能察觉到在孔乙己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协调。对这个独特形象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⑦课文毕竟是个整体,字、词、句只是大小不同的局部,扣紧全篇,才能把作者的意图充分体现出来。篇的朗读,可着重抓节奏、气氛和基调这三点。只有弄清作品各个部分及其衔接和过渡,掌握作品的环境、背景、色彩及其变化,理解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爱情感情,才能全面地准确地安排朗读全篇时的快慢、抑扬和强弱,既强烈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主题。
材料: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三个小故事叙述部分和其他议论、抒情部分的界线是很清楚的。第一个故事,写激战,节奏急促;第二个故事由于深入到了马玉祥的内心世界,应该是缓急交错、张弛结合;第三个故事是为了揭示战士的胸怀,因此应该是平稳舒缓,汩汩细流,沁人心脾的。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