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井冈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书匠
①我是在一个小书摊上认识他的。他卖书,我买书;他是摊主,我是顾客。
②那天,我偶尔路过那里,忽见一处小书摊上堆着些旧书,便不禁心痒,大步过去,站到书摊前。眼睛扫描一番之后,我便随手翻了几下《要面子的中国人》,觉得有些价值,想买下。但书上明码定价七元五角,他却要价十元,还声明一分不少。我嫌他的书太贵,便转身要走。他从旁边伸过一只手来,把我紧紧拉住,并让我坐到他的一张小凳上,一双犀利的眼睛全方位地把我打量一阵之后,便唾沫星子四溅地“训”起我来。
③他先毫不客气地问我:“你都读过些什么史书?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要面子、不要面子、讲面子、掉面子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中国人为了顾面子而争权夺利、大动干戈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中国人为了争面子、护尊严而奋斗不息、视死如归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这些故事,就请买下这本书吧,花十元钱就知道中国历史上这么多事情,不值得吗?”接着他又问我:“知道现在纸张、印刷费涨了多少吗?”最后他还问我,在哪里高就,月薪多少,是否常买书。我闭目养神,想让六根清净。等他“训”完了,我才开了口。我说:“你真行,我服了,你的书我买了吧。”这时,他才哈哈大笑起来,把书塞到我手里,接过我的十元钱,让我走了。
④一路上,我想他为了卖出一本书,竟费这么多口舌说服一个顾客,其经营之道可谓“妙”矣。
⑤某晚,我与朋友在茶坊喝茶,偶然又遇上了他。隔桌相望,他笑笑,我也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不知什么时候,他已坐到了我身边,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姓何,已六十开外,是某农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前两年退了休,便来城里投亲戚,摆了这个小书摊。他的小书摊可谓“小”,占地不过几平方米,几块木板搭在一条黑乎乎的小巷的一个角落里,木板上堆着的几乎都是旧书。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寸步不离 , 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生活有些凄凉。但他认为,一个老书匠晚年还能与书为伴,让书香陶冶情怀也算满足了。再者卖书可以赚钱,又可以多读些书,了解世界的新变化,开拓老脑筋,何乐而不为?到底是人不离本行,老书匠开旧书摊,可谓对上了谱。
⑥我问他为何经销旧书,不进新书。他说现在书价太贵,他没有本钱,所以只好收购旧书,转手卖出,赚点小钱安度晚年。他还告诉我,他十九岁那年就因国家需要而提前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讲台,屈指算来,已有四十一年教龄,算是一名老书匠、老党员了。如今他告别了三尺讲台,心里倒不是滋味呢,梦里还常常回到他熟悉的那个地方,回到一双双黑眼睛的面前。这时,他的老花眼镜后面竟渗出了晶莹的泪珠,仿佛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欲从泪水里涌来。
⑦又过了一些时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又来到了他的小书摊前。只见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他身边,一字一句地跟着他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见我来了,便招呼我坐下,感慨地说,每逢节假日或星期天,这些邻居的孩子都爱到这里来听他讲故事,有时他便教他们念念写写或辅导他们做作业,很有乐趣。小小书摊竟又成了他的大课堂,他把知识带给了孩子们,把明天的希望也带给了孩子们。
⑧我愿常来光顾他的小书摊,看看他这位老书匠,听听他教导孩子们的声音。
⑨他的经营之道真的可谓妙矣!
A.摆旧书摊 B.师范读书 C.投靠亲戚 D.农场老师
第一次相遇:我路过小书摊,“老书匠”用说教的方式把书强卖给我;
第二次相遇:①;
第三次相遇:②。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寸步不离 , 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生活有些凄凉。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这时,他的老花眼镜后面竟渗出了晶莹的泪珠,仿佛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欲从泪水里涌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