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各题。

材料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极强的实践影响,包括对当时社会变革的历史影响和对当下理论创新的现实影响。

驻足远眺是阔步前行的前提。客观地审视时代和全面地正视自我是科学研判时代方向和自我方位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把世人的焦点从对“两个凡是”政治口号的盲从中拉回到实事求是的实践上来,使得全党和群众的思维视角重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轨;奋斗基点重回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影响在于,它迅速引爆了一场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核心的思想解放活动,并以此助推了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它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新突破,把形而上的学术盲从拉回到形而下的生活实践,更在于实践上完成了大作为,拉启了真理标准思想讨论的活动大幕,为后继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足了思想准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践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劳永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现实影响在于启迪和引导后人持续理论创新、继续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是实践的理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是全党和各族人民奋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历史不会终结,实践会继续前进。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实践的发展。没有持续的理论创新,也就不会有持续的实践发展。因此,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重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著的意义也在于接续理论创新继续伟大实践,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朱中原、黄明明《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旨趣与影响》,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所进行的每一次具体实践,无论其广度是多么宽泛,也决不能一次遍涉宏观世界的全部,而总是其一个局部。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德提出内三角和等于180度的定理,当时实践检验确是真理,于是人们断然认为它“放之四海皆准”。可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将其真正放入“大海”,却不那么“准”了:在负曲率的空间让位于罗巴切夫几何,在正曲率的空间让位于黎曼几何。为何?原来检验其为真理的实践,并非所有空间,而仅仅是“零曲率”的空间,即不是“四海”而是一个个“湖泊”。

人们的每一次具体实践无论多么深入,决不会一次涉足微观世界的底层,而总是其一个层次。恩格斯曾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当时实践证明这确是真理,于是人们便认为这已揭示出生命现象的底蕴。到20世纪中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发现了DNA螺旋结构,使生命现象的研究一跃深入到分子水平。由此可见,任何具体实践只能是复杂世界的一个认识层次。而这种层次性就表明一次具体实践只能检验现阶段的真理问题,随着实践的不断向前推进,新的阶段的真理,就需要新的阶段的实践来检验了。

有道是:一眼望不穿天下事,一网打不尽海中鱼,一书写不尽世上理,此之谓也。可见,以为只要被一时一事一处的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认识,就是逾千古而不变、放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既有碍于实践的创新,也有碍于理论的创新或者真理的向前发展。

列宁告诉我们,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无疑的,而人们的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标准,即使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已被实践证明是真理,也是有限度的,还必须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今天,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要以一次次勇于不断创新的无数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以推动真理不断向一个又一个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树君《改革与创新背景下对“实践观”的新思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解放活动,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直接推进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B、今天持续的理论创新与持续的实践创新都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启迪,可见其影响的深远而持久。 C、科学发展证明人类每次具体的实践既不能一次就广泛地普遍涉及全部宏观世界,也不能一次就深入地涉足微观世界的所有层次。 D、世界上没有逾千古不变、放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因为实践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接受实践检验的真理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地审视时代和全面地正视自我,科学研判时代方向和自我方位,推动了时代阔步前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从理论上实现新突破,也从实践上完成大作为,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足了思想准备。 C、罗巴切夫和黎曼以自然中的“湖泊”证明欧几里德提出的内三角和等于180度这一定理有时代局限性,说明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一眼望不穿天下事”说明被一时一事一处的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认识并非逾千古不变、放四海皆准,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先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强大影响,再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具体阐述,最后总结强调重读的重大意义。 B、材料一从文章的历史影响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具体成就两方面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C、材料二运用事实论证从人们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阐述了实践不断向前推进,新阶段的真理需新阶段的实践检验。 D、材料二引用俗语说明了一事一时的实践不能检验不断推进的真理,通俗易懂;用理论论证说明实践不断发展,增强了说服力。
(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引爆”“拉回”“拉启”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华为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新时代应如何推动科技创新?请结合相关链接和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

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一直以来都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创新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等领域是偶像级的存在。面对苹果,有的企业选择错位发展策略,在苹果的后面亦步亦趋;而华为则依靠庞大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的科研投入,在5G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取得创新突破,不断推出高端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正在挑战苹果在全球的垄断地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代际升级,主要体现在通讯速度、传输速率的提升,而通讯速度、传输速率也是制定通讯标准时最主要的参考评价标准。高代际往往伴随着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5G时代的到来,则主要是这些具体技术指标的实现。

    业内把2019年称为全球5G元年,同样中国的5G发展也进入了冲刺阶段。随着5G技术的成熟,许多新兴的行业,如智能安防、无人驾驶、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都将得到极大发展。5G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将引领更多的新兴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诸多创新将主要依赖5G通讯技术。随着5G标准和频谱生态环境的统一发展,各国加快了5G的商业化进程,在5G技术的发展道路上竞相卡位,竞争激烈。

    中国5G发展已进入全球5G研发第一营,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在为5G提供关键的中频频谱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华为联手安立公司在业内率先完成5G射频一致性测试;由于无线基础设施的显著优势,中国的无线运营商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百次大规模5G测试:华为率先完成中国联通多款异厂家5G手机互通测试,华为率先完成中国联通5G独立组网核心网第一阶段内场测试,华为公司携手中国联通完成首个基于5G终端芯片巴龙5000的业务应用验证。

      (摘编自李丹《5G的发展现状分析》)

    材料二:

    2019和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台各项预测数据(出货量以百万计)

   

      (IDC公司全球移动电话跟踪2019年2月20日)

    材料三:

    随着时代进步,人工智能技术能使生活更具品位,实现“诗意化栖居”。

    通过万物互联,智能设计已经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特别是智能家居设计,不单单通过网络等科技将家庭产品连接,实现各种功能的良好交互,还注重产品之间、产品与环境之间视觉审美上的和谐统一,进而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产品功能与形态完美契合。

    单品优化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发展方向。单品优化即通过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反馈,优化单品功能;同时顺应时代审美,优化单品形态。像电饭煲设计,不但可以实现水、米自动精准配比等智能化操作,让“无人炊”成为可能,也使其外观造型更加简洁时尚,更具科技感。当然,智能家居未来设计范畴不仅仅关乎家庭生活,还将发展出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内容和服务。

    人工智能设计也可以激活传统制造领域,使其焕发新活力———既可实现复杂造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也可通过智能设计进一步丰富其审美价值。如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参数化建模的花瓶———贝塞尔玻璃花瓶,设计师根据人工智能设计出花瓶表面数千个高低不一的起伏。值得强调的是,该设计不是简单地以机器加工替代人工,而是通过人工智能对自然的模拟,为机器加工的产品注入手工艺的灵魂和温度,增加了设计技术伦理的思考。

    5G时代,智能设计将进一步演变为智慧生活设计,与全球研发、制造、模块商等资源融为一体。目前,海尔智慧家庭实验室不仅聚焦实现家电、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而且致力于构建全球最大的“家庭云”,形成一个便捷、个性、安全的“家生态”。这类5G领域的智能设计场景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从智能到智慧,是人工智能从功能设置到系统思维,从唤醒执行到感悟创造的进化,审美境界的提升贯穿其中。可以预期,传递科技进步之美的智能设计,将以更超前的理念开启生活新方式,不断重塑人与艺术、艺术与世界的关系。

  (摘编自沈榆《以智能设计协助“诗意化栖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对色彩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对线条有着那个时代的理解。敦煌壁画是我国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我们从敦煌壁画的载体来看,敦煌的石窟建筑是敦煌壁画的载体,而敦煌雕塑是敦煌佛窟的主体。敦煌的壁画对于敦煌的建筑,起到的是一种美化或者是装饰的效果,它对于敦煌的雕塑,也起到一种陪衬的作用,但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主体雕塑,并不能体现出当时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等内在的内容,所以只能够通过敦煌的壁画来体现。由此观之,在敦煌的佛窟里面,壁画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主体的位置,但是它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敦煌莫高窟从最初开发到最终的形成经历了好几个朝代,而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又各有不同,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也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各个朝代的特点。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内容不仅有历史文化风貌,还有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北魏出现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创作初期的作品,所以壁画在表现形式和基本色调上体现出北魏时期色彩的变化,浓重而又富有变化。绘画的画家们首先用红土粗略地在墙壁上起稿,之后再用黑色的线描一遍。画面壮美、宏大,人物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类似于西方绘画。后来到北周,壁画一般都绘在经过处理的白色背景区域,使得色彩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美观。

    再到隋唐过渡时期,敦煌壁画继续创新,这个时期的壁画在创作和表现形式上既承接了上一代的特点,又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壁画高雅富丽,更加注重色彩的协调和搭配。这个时期的壁画创作,在绘画手法上以平涂为主,绘画出主体后再加以修改,色调以绿、青、红为主色调。到唐朝,壁画更加注重色彩和线条的结合,在色彩的作用上,也更加具有创造力,不再以单元色为主,出现了许多的复合颜色。其中盛唐时期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色彩典雅绚丽,浓厚而不失庄重,线条飘逸又能清晰表现主旨,内容富有想象力又符合逻辑。红色的廊柱,青绿色的琉璃瓦搭配和谐,错落有致,而人物的衣着服饰多用间色,朴素淡雅。这个时期的壁画水平也达到了敦煌壁画的巅峰。

    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替使得民族逐渐融合,中土的绘画风格和西域的绘画特点有了较多的融合,色彩也逐渐变为次要地位,壁画以表现内容为主。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局动荡、艺术革新、朝代变迁、民族交融和文化的交流,使得敦煌壁画在绘画风格上结合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在色彩上更加趋向于暖色、温和的色调,同时壁画更加注重其内容,降低了颜色在壁画中的地位。还有部分年代的因素,和化学本身的效果,使得壁画随着时间的变化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摘编自郑宇翔《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2018年第04期《文物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

(摘编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材料二

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它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以旅行为例,旅行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欣赏新的环境,不如说是在寻找已经在媒介里获得的想象,用实物来验证自己想象中的符号。于是“世界本身成为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曾经见过的”。

这些吉光片羽的论述,提出了电子媒介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的世界被符号化了,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一双某品牌的球鞋,在我们眼中,它并不只是一双鞋,那个商标让我们联系到某位球星、产地、潮流——当然,它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国产球鞋贵很多,尽管它们很可能就出自同一家工厂。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个建构的品牌故事。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进一步发挥了麦克卢汉这一思想。他提出,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拟像的世界,真与假很难区分。有时“假”的拟像甚至会比“真”的还要真,称为“超真实”。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是按照这种哲学理念创作的。人们以为自己生活在花花世界,其实只不过是身上插着无数导管生活在营养液里,但是这个想象中的“母体”真实得让人流连忘返,甚至不愿面对痛苦的现实。

(摘编自《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认知的途径》)

材料三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要观看长达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大约18000小时,而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12000小时。

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不断完善的电子媒介,它们和它们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个体的认同。在此意义上,媒介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介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

媒介与信息的结合导致信息的极大丰富。面对不可确知的世界,除了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大众本身媒介素养以自救。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抵制西欧和好莱坞流行文化的策略和方式,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以教授批判性的收看电视技巧为切入点,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并逐渐纳入教育体制。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界从1994年起,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上日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即是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介动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识,致力于对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以此来匡时救弊。因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信息系统,并非完全自足自为,而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和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已经由单纯抵制抗拒媒介的控制,逐渐扩展到增强对媒介认识、识别和运用能力提高的层面,即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摘编自陈力丹《提升媒介素养》)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童年的自己。

②我们常常把婴儿的记忆比喻成一张白纸,其实比喻成自适应的硬盘更加恰当。就像电脑硬盘在厂里造出来,通电后就开始损耗一样,你的大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已经开始损耗了。对于以神经元个数论英雄的人来说,14周左右的你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神经元个数达到了此生的极限。从此以后,神经元个数开始做减法,然后持续一生。成年后,你的神经元总个数,仅仅只有胎儿时期的一半。

③那么,人的记忆是通过什么储存的呢?并不是神经元胞体,而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但胎儿(婴儿)大脑只有一个原始的智能学习系统,无法处理任何事情,不像电脑可以装载高级软件和资料,直接进行复杂工作。

④人类刚出厂的时候,除了能够一味的储存大量信息外,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能力十分的低下。现在的AI就是模仿人类大脑的学习网络,一开始就是大量的信息摄入,然后不断学习,不断优化。一开始的人工智能总是给人留下又傻又蠢的印象,但随着几代升级后,很多细节就变得越来越智能。

⑤人一出生的时候,学习才刚刚开始。一方面你大脑处理能力低下,眼前任何事物,都足以让你的感官超载。而另一方面,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记录这些新奇的信息,建立你自己的专属神经网络。

⑥但作为新生儿的你,记忆是碎片式的,还没有连续记忆。一开始主要都是5~15秒钟的短时记忆,超过2分钟以上的记忆还很少很少。

⑦那如此短的记忆是如何延长的呢?这是因为人类的突触连接具有可塑性,当建立突触连接之后,如果你再接收到相同的信号刺激,突触连接就会加强。反之则减弱。随着相关神经网络的加强,自然也就有了形成长期记忆的基础。2个月大的婴儿,一般能有一两天的记忆。1岁的时候,大脑中的突触连接已经复杂了很多。突触连接的增加,也令脑子迅速膨大。刚出生的时候,你的脑容量只有350g,1岁便达到950g,3岁便有了1260g,达到成年人的90%。

⑧既然大脑发育得如此之快,记忆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人类的神经元或者突触连接,并不像电脑的储存单元一样被晶体管数目和布局限定死的。储存空间是随着神经元个数以及突触连接情况而自适应的。虽然在14周的时候,我们会诞生数量最多的神经元,但神经元质量参差不齐。2岁的幼儿拥有成年人2倍的突触连接。每个神经元平均有7000个突触连接到其他神经元。人脑的空间就只有1400ml左右,让10个低质量的神经元建立1万个神经连接,可能还不如一个神经元建立5000个神经连接更加的节能高效。两三岁之前,记忆信息来者不拒,会形成十分纷乱的神经网络。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基因里的庞大力量,驱动着大脑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场盛况空前的突触修剪开始了。

⑨对于长期不用的记忆,神经连接会减弱,大脑判定相关信息没用了,就会直接删掉。最终,你的大脑留下主要的神经网络,开始删除绝大多数的杂乱链接。这个过程很像“磁盘整理+垃圾清理+智能迭代升级”。

⑩随着你大脑变得越来越高效节能,你的人格越来越稳定,但同时你的童年记忆也正在消失。两三岁以前的记忆流失速度,比大多数成年人想象中的快得多。有研究统计,5岁的时候,你往往还能记住3岁前80%的重要事件。到了7岁时,便只剩下了40%。到了8~9岁的时候,就已经只能回忆到3岁左右,成年人通常只能回忆到4~5岁,年老之后,甚至只能回忆到6~7岁。总的来说,正常人的最早的记忆能追溯到3~4岁,只有极少数人能追溯到1岁。

⑪以付出童年记忆为代价,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们的注意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集中起来,从而有了学习更多人类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记忆,是每个人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才说,在某种意义上,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童年的自己。

(摘编自瞻云《大脑为啥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自己的童年》)

阅读

材料一:

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杀;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

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时社会还是一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典型的认识与实践功能仍然是有效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

(摘编自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

材料二:

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曾先后以报纸、电影、电视剧为载体,而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对焦裕禄形象建构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大众媒介再现历史、建构历史的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历史的再现无疑是建构人们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机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媒介形象事实上在建构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因此,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涉及媒介建构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

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我们知道,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媒体作为政党和政府的喉舌,首先就承载着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模范代表,对焦裕禄这一模范人物形象的建构事实上正是中国政府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因而,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集体记忆是经由文化的、社会的因素联结起来的“想象的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记忆,它虽然是关于过去的概念,但并不仅仅只指涉过去,它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总是受到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态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

回到不同时期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语境对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的典型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阶级意识、革命色彩还很浓厚;另一方面,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典型报道的形式将焦裕禄突出建构为“困境中的英雄”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者”。再到20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上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正轨,社会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因此,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的电视剧《焦裕禄》所建构的焦裕禄形象及相应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与当下的现实语境相契合的呢?细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其内在关联。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当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电视剧《焦裕禄》将另一种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官与民之间关系疏离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在寒冷的冬夜给偏远的公社送去棉衣,他亲力亲为给老百姓解决买煤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细节进行影像还原,焦裕禄形象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

综上所述,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表征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透过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我们所观照的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就当下而言,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这方面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期盼,通过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能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以集体记忆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蔡骐、曹慧丹《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发展》)

 现代文阅读(35分)

1.非连续文本阅读

历史的车轮行过辽阔大地,总能在某些特殊拐点留下难以磨灭的辙痕。打开神州地图,我们可以在历史的天空看见无常的风云变幻,又可以在岁月长河磨洗出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

盘点沿革至今与远古传说关联的地名,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关联的特别多。今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禹王台区,因著名古迹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又称古侯台,最初与大禹并无关系,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称此台为“吹台”。自元朝以来,开封屡遭黄河水患,到明嘉靖二年(1523年),人们于古台之上建禹王庙,为其供奉香火,才有了“禹王台”这个名称。

以知名度而论,杭州绝对算得上“顶流”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地名的由来也与大禹有些渊源。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字叫余杭。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后转讹为余杭。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

打开河南省地图,在洛阳、焦作、新乡这三座城市下辖的区县里,会发现有不少地名皆因3000多年前的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武王克商之役而诞生。周武王率大军行至黄河北岸一处渡口时,举行了一次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阅兵仪式——“盟津观兵”。武王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带有军演性质,熟悉地形与路线,预先作好部署,以便日后大军渡河北伐;二是约定诸侯在此会盟,约定日期,今后于此会合誓师打响灭商的最后一战。这个影响历史进程的“盟津”究竟在什么位置呢?今天地图上有两处地名与此皆有渊源,一处是河南洛阳市下辖的孟津区,另一处是焦作市下辖的孟州市,相距大约60千米。 

公元前1046年,周军与诸国部落组成联合军,渡过盟津,东进伐纣。如今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下辖的武陟县之名,与这场大进军有关。此地因是周武王进军克商、提牧野之师、兴兹土之地,遂名“武陟”。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陟”有登高之意,认为可能是武王进军途中在这里登上一座高山而命名。

大军向商王都朝歌不断推进,在决战打响之前,周武王作《牧誓》进行全军总动员,随后于朝歌城外的牧野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当时都城朝歌由内而外的位置分别以城、郭、郊、牧、野来称呼。“牧野”指的是都城郊外的地方。但牧野之战后,人们但凡见到此地名,联想到的却是这场决定商亡周兴的命运之战,以及发生决战的那一片地区,大体相当于今河南省卫辉市。

灭商后,周武王罢兵西归,我们也跟随武王回师的路线,将目光再转回洛阳地区。与孟津区毗邻、位于洛阳盆地东隅的偃师区,其名同样源于这场战役。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首次载其名之源:“偃师,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

西周时,统治者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君主主要是王室亲族与开国的功臣谋士。至今,在中原大地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古国封邑的名字。比如今天河南省省会郑州与其下辖的新郑市的来历,就都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最初分封在西周王畿之内的“郑”,就以地名称其国。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位时,郑桓公身为皇叔,在镐京担任司徒。他眼见“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只得替自己家族留一条退路。公元前779年,郑桓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颖(济水、洛水、黄河、颖水)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

西周王朝还在汉水以北、淮水上游一带设置了随、蔡、蒋、唐、息等诸多同姓封国,“来头最大”的大概是蔡国了。其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可惜进入春秋时代以后,蔡国国势不振,

先为楚灭,而后幸运地异地复国。这一来一去,就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留下了“上蔡”“新蔡”两个县名。

秦统一六国后,改分封设郡县,此后近百年间诞生的一系列地名,绝大多数与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政治强人有关。今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新安县在秦时属战略要地,秦始皇给地名取“安”字,有长治久安之寓意。我们再来看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获嘉县。仅凭地名,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它的由来与一场千里之外的叛乱有关。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宰相吕嘉起兵反汉,后被汉伏波将军路博德诛杀。汉武帝出巡行至汲县新中乡时,正好收到献来的吕嘉首级,武帝大喜,改新中乡为“获嘉县”。

丰富多彩的神州地名里,三国这个时代自然也有巨大贡献,例如今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魏都区和建安区。前者是1986年2月设立的,命名由来也比较好理解,曹丕称帝后,定都洛阳,又设了4个陪都,曾经曹操王霸之业的“起飞点”许昌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建安区,是2016年11月才改的名,意在纪念许昌建安文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唐时,武则天称帝后曾驾临嵩山,并亲登太室山封中岳之神,她将少室山下的阳城县改为“登封县”,年号改为“万岁登封”,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今河南省登封市。河南省灵宝市之名也是唐玄宗因个人崇信道教,喜得“灵符”后御赐。从远古到现代,留在神州版图上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地名,可以说是几千年风雨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的见证。这些名称从诞生到演变乃至含义发生变化,折射出的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

(摘编自国家人文地理《华夏青史的地理印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