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自主高效练】主题五且游且记

阅读

品读西湖

寇伟

①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我们跟随导游来到西子湖畔,以最阳光的心情,寻找诗情画意,遍赏山色湖光。

②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

③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A〕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水汽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

④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

⑤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映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缥缈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泄的春泄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 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⑥山。山不高,却俊朗神秘,脑子里

装满了故事传奇。〔B〕你看,他手臂一弯,就把西湖拢在了怀里,就守住了心灵的绿荫,就坐拥了美丽的人生。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们携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乌龙蚕丝,与来宾共舞细品;酿一坛天堂美酒,与历史文化干杯,让全世界为之陶醉……

⑦极目远眺,我们看到了一座别致的楼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意若隐若现。楼宇内外,宋高宗一度开心地笑着。西湖歌舞的缠绵旋律,听得他昏昏然不辨荣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乐不思蜀。民间疾苦,无暇问,国运衰危,无心顾。殊不知,遗弃了人民的昏君,最终也逃脱不了被人们唾弃的宿命,腐烂在历史的角落里。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韵,也早已化作警笛长鸣,不断催人警醒。

⑧回眸苏堤白堤交汇处,历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处弥漫着英雄的气息,呈现出一派峥嵘气象。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岳飞,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而今安在? 他就安睡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侧耳听,“精忠报国”的誓言犹在上空回响;抬望眼,仰天长啸的铁血男儿,穿过漫长的时光隧道,正向我们走来。且不说金戈直捣胡虏巢穴,铁蹄踏遍贺兰山缺,是何等的风雷激荡,令敌人闻风丧胆,单是一首气势磅礴、豪迈悲壮的《满江红》,便可朗照南宋的万里荒原,半壁江山! 心无色,焉能示如此之鲜红? 人无格,何以昭如此之凛然? 碧血丹心苍天可鉴。他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召日月的赤胆忠心,筑起了一座神圣的祭坛,站成让后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诠释生命的要义,让生命在永恒的高贵中不朽。遗憾的是苏白两堤正在修缮当中,岳庙可望而不可即。然而,长长的围栏挡住了我们的身体,却挡不住我们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我们面朝岳庙站定,向英雄致敬。

⑨历史在长河中沉浮,时间如丝绸般滑过,转眼间西湖被留在了身后,眼前已是灵隐飞来峰。有句话叫“读史以明志,韬光正气锐气;诵经为修身,静养德行操行”。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寄托的是精神,于是我们聆听古刹钟声,贴近空灵,感觉灵魂得到净化,直到暮云合璧,才匆匆踏上归程,脚步里却注满了留恋。

⑩万水千山总关情。总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画意与诗情。

(选自2016年2月3日《廊坊都市报》,有改动)

(1)、阅读游记可以顺着游踪发现景物和作者的感受。请你将下图补充完整。

(2)、参照小贴士:结合语境,任选文中一个画线句,进行赏析。

小贴士

用词:四字词、叠词、特殊的词

句式:对称句,长短句结合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多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3)、游记文笔含蓄,倾注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结合语境,作者游览西湖,思考了什么?
(4)、下列名著中哪位人物能与岳飞归为一类? 请结合事件,说明归类的理由。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③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

④司马迁(《经典常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论真性情

    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②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③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④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⑤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⑥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⑦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⑧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行者

陈年

    ①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的礼是行给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温。我像片枯叶子搭在柜台前,两眼闭着,脑子却是清醒的。前后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丝风溜进来。往水泥地上泼一些水,洇出各种图案,又马上蒸发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东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嗓子里升着一团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个没有影子的人什么时候站在门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隐隐发胀。出门看到一个人以奇怪的姿势站在我的店门外。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腰弯成九十度,双手垂放在膝盖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南方话。内急,没听清他说什么。方便回来,看到刚才的那个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将一杯水递给他。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是向我讨一杯水喝。我带着歉意招呼他进来,休息一会儿再走。他看我一眼,极干净的眼神,笑着摇摇头,仍就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然后背着行囊渐渐走远。

    ④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我抽出一本书,安静地读。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个过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⑥多少年前,在某个小酒馆,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喝一点酒,说一些话。所有的时间和事物都停下来,听我们讲各自路上遇到的风景。

    ⑦面端上来,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着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香菜叶。他香甜地吃面,咬着煮成褐色的卤豆腐块。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对面,问一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⑧终于还是坐在他的对面。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⑩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⑪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烽火台,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像一个瘦硬的老人,倔强而又坚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事。

    ⑫我告诉他,这几年我守着一个店,也守着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始我的行走。我是一种内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乘车,下车。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站台,选择路口,选择朋友。他静静地听我讲,我知道他能听懂我的故事。

    ⑬碗空了,他站起来,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我知道我们还会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点酒,说一些话。

(选自《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3•行走的生活》,有删改)

阅读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 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 他是个苦命的娃。 也的确, 父亲十二岁丧父, 不得不辍学到 石灰窑工作, 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 有人说, 老刘命好, 三个闺女乖巧孝顺; 也有人说, 老刘命好, 夫妻俩没红过脸, 恩爱  有加; 还有人说, 老刘命好, 从来不跟人闹意见。 父亲乐呵呵地说, 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 是什么意思, 摸着脑瓜皮说, 老刘可真逗, 说你命好, 你还不乐意咋的? 是啊, 别人觉得, 细水长流  和命好放在一起, 这是哪跟哪啊? 但我最明白, 父亲的意思是说, 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 水长流, 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 继为人母, 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 ”挂在嘴上, 当然, 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是, 今年夏天, 父亲的“细水长流 ”刚一 出口, 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 老天爷太吝啬了, 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 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 打了 蔫。 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 心急如焚。 可是, 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 根 本修不出渠来。 再说, 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 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 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 父亲得令而行, 两人不顾炎炎  烈日, 在棒子地里穿梭, 割伤了脸, 衣服都湿透了。 最终用三个小时, 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 我赶回  娘家, 替父母准备好午饭。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 回到家, 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一个劲擦汗; 一 向  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喘着粗气。 我埋怨他们, 这么大的岁数了, 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

就是旱死了, 不就一年没收成吗? 母亲一 听, 跟我急了, 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我  不敢再接话, 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 母亲便自言自语, 三个小时, 差点把命搭进去, 不知道那两家知  不知情。 父亲说, 干了就啥也别说, 细水长流。 母亲吼道, 水都干了, 还流啥? 父亲一 向害怕母亲, 见母亲发脾气了, 连一 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 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 按理说, 他们没出力, 总该给点钱吧! 父亲说, 也不是人家让 咱们浇的, 爱出不出吧。 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 但还是那个意思。 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 发火, 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 我跟父亲唠嗑, 父亲说, 这人啊, 愿意活得累呢, 就会累; 愿意活得轻松呢, 就会轻 松。 我说, 是啊, 细水长流。 父亲笑笑说, 可是, 你妈有的时候, 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 妈活得 比你累。 父亲说, 所以, 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 再说了,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 不能啥都计较, 还是 那句话, 细水长流。 父亲说完, 嘿嘿笑了几声, 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 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丫头, 还是你爸说得对, 真的是细水长流。 原 来, 前几天, 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 一看地早就浇了, 便把水费给了母亲, 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 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 表示感谢。 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 一边说, 你也要记住啊, 这人啊, 可不能太 计较。

       ⑨我瞧了一 眼父亲, 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