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

复兴。”刻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这几句铭文,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宣告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发表重要讲话,并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是1937年以来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最高级别凭吊。

此后,一年一度。当凄厉的警报声响起,五星红旗半降,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北国边陲到南疆海岛,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人们在各个场合肃立默哀。以国之名,悼城之殇。

......

固化历史,就是在固化人们的记忆;捍卫历史,就是在捍卫人类的尊严。那些血泪凝结的文字,铭刻在鼎上,也永远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____,____,____。

——(选自《南京日报》2023年12月13日)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刻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2023年的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 C、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谓语是“铭记”。 D、选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将下列句子填入最后一段结尾横线处,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不敢忘      ②不能忘     ③不曾忘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