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①宽容是一种爱。

②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 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 。但是, 我还是说: 宽容是一种爱。

③18 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 9 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 ,普鲁斯特成为 这 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 烈反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 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 的。” 同时 ,他特别向公众宣告, 发现定比定律, 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④这就是宽容 。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 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 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光云色,落花流水。

⑤我们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 ·高涂抹的一 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 的大地也不尽如水泥方砖铺就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让我们恼怒 、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 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 抽刀断水水更流 。 我所说的宽容, 并不是让 毫无原则地一 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 对付 ,去虚与委蛇 ,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 ,去化解 ,去让这个越发世故 、物化和势利的粗糙 世界变得湿润一 些。即使我们一 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 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 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

⑥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 、工于心计的人 、心胸狭窄的人 ……可能一 时 会占得许多便宜,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 一天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来自时 间的检验。

⑦宽容, 是我们 自 己的一 幅健康的心电图, 是这个世界的一 张美好的通行证。

(1)、利用给出的文章段落序号,梳理出文章论证思路的思维导图。
(2)、第③和第④自然段,哪是观点那是材料,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找出文章运用的四种论证方法,并举例 (简要) 说明。
(4)、文章的论证材料有点单薄,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本篇文章再补写出论证宽容的三个 材料 ( 一个事实材料、两个道理材料。事实材料写故事的名字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夫妻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②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 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来的母体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③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过一阵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对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④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⑤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起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做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⑥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信何来
                                                                                                                                   史中兴
        ①人要自尊,自尊来自自信,自信来自自我评估。有十分货色,就是十分货色,不降低成色,不矮化自己。
        ②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讲《红楼梦》,开宗明义:“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他潜心研究庄子,有人问他古今研究庄子者的高低。他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③萧伯纳当年游历上海,一日天气晴好,餐后接待方派几位文化名人陪同他到花园中散步,阳光下萧伯纳白发苍髯别具风采。有人不禁赞叹:“萧伯纳先生,你福气真大,能在上海见到太阳。”这位爱尔兰人回答说:“不,这是太阳的福气,能在上海见到萧伯纳。”
        ④这两位名人可谓自信满满,狂则狂矣,却不是信口开河。刘文典的狂言,有他出版的十卷本《庄子补正》为据,这是他沉潜多年的心血结晶,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再看萧伯纳,这位戏剧家一生创作五十二个剧本,还写了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是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九十四岁辞世前夕,他还在写作,声言“我甚至不想就此告别,因为我身上还有足够的劲儿”。这个劲儿,就是足够的自信。这让他赢得世人久远的尊敬。
        ⑤自信不存,自尊也就无从谈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次次政治运动摧毁了大批知识分子的自信,学术造诣很高的人,忽然间都变得没有知识了,甚至宣告从前的著述可以一把火烧掉。能够抵挡这股反动潮流的人十分罕见,不说一句“我错了”过得了关吗?一时间,有学问的人只能噤若寒蝉,集体失语。
       ⑥如今情况有了改变,自信满满、以国家级权威自居、唯我独大独尊的人多了,几乎到了批量生产的地步。他们不用担心被打棍子了,甚至就怕没人打棍子,因为打棍子、拍砖头可以引起轰动效应。某教授由于胡言乱语触犯众怒,名声大噪,他则得其所哉。
        ⑦前面两位名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上,经过历史检验自然形成的权威,依仗的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和创作成果;而眼下一些口出狂言以大师自居者,心浮气躁,热衷于自我炒作,豪气建在沙滩上,经不起检验,还不时曝出抄袭造假的丑闻。不但未赢得尊严,还让人嗤之以鼻。狂不要紧,自我炒作狂,就是一种病态了。它对学术环境的腐蚀,对学风的毒化,对文化事业的损害与破坏,害莫大焉!

阅读寒青的《节制是心灵的闸》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泰国的太医李醯(xi)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A】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B】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回归简单

    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有删改)

阅读《向内求》,回答下列小题。

向内求

170多年前,美国青年亨利•戴维•梭罗遭受了一系列人生打击,之后他独自来到了瓦尔登湖,与湖水和森林为伴,与月光和鸟鸣为友,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他写下了闻名于世的著作《瓦尔登湖》。瓦尔登湖让梭罗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与纯粹,也收嵌了沉静睿智的思想,是梭罗心灵的避难所,灵魂的净化地,更是他人生的能量站。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瓦尔登湖。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归隐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王维向往山林,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生活;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经常去地坛沉淀思想,思索关于生命的谜题,写下了《我与地坛》。他摇着轮椅一次次进入地坛,地坛沉静而神秘,人在其中可以看清时间,正视磨难,领悟生命。

陶渊明的田园,王维的山林,史铁生的地坛,其实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瓦尔登湖。他们在心灵的秘境,探寻生命的出口,探索人生的正确通道。因为长久地与自然相融,终与万物融为一体,具备了摆脱世俗的格局,以及超越凡尘的眼界。经过沉淀、滤净、思索,他们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的指引,在人生的迷途中豁然开朗。从此,一切都放得下,一切也拿得起。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做着梦;向内看的人,醒着。”因为有自己的瓦尔登湖,他们屏蔽了俗世喧嚣,朝向自己的心灵,是向内看的。

我们每个普通平凡的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瓦尔登湖。我们的瓦尔登湖,同样是心灵的避难所、净化地、能量站。回归,是为了更好地启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