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名著阅读
(1)、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诗经》《史记》等经典,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发展脉络。 B、东汉许慎作了《说文解字》,书中搜集了小篆、籀文和“古文”,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每字都有说解。 C、《易传》中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观念,这里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 D、孔安国将从孔子旧宅的中所得的《书》加以整理,发现比当时的通行本篇数要多。此处的《书》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
(2)、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 B、孔子时代,诗篇本来的意义渐渐含糊,孔子就根据教授学生的需要,用断章取义的方法来解释诗篇。 C、《春秋》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春秋》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 D、朱子注的“四书”,后来成了那个时代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
(3)、根据《经典常谈》所属内容,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文字“火”和“下”分别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B、乙图中三幅字的字体分别是“篆书”“楷书”和“行书”。 C、“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的熟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分别是《易》《书》《诗》《礼》和《春秋》。 D、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即“合纵”,有的主张秦与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即“连横”。

甲图  

乙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