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片区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诗歌阅读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蕴含着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末两句用典,借此表达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语气斩钉截铁,慷慨激昂。
(2)、 请赏析“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的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学习任务。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 , 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为叙。又十三年,乃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北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节选)

【丙】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尧夫: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②彝叟:范纯礼,字彝叟,范仲淹第三子。③德孺: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④待:依靠。⑤此诗是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主政苏州时,为治理水患,在苏州一带察看水情时所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