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徐汇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 , 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日:‘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 , 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

(1)、【甲】诗是作者感怀 时代的 之战而作。
(2)、【乙】文作者 是战国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3)、解释【丙】文中加点的词。

①内外不闻吾

②卒反国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线句。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对【丙】文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 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 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 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
(6)、宋昭公分析自己“出亡”的原因是“”,宋国此时的状况可用【乙】文中的句子“”来形容。
(7)、联系【乙】【丙】两文,简要分析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巫而遣之。课农桑,以备凶荒。
         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 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瑾诛,起巡抚贵州。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
         宝三岁而孤,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