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怀乡 国 :国都 B、得之心而之酒也 寓 :寄托 C、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 D、春和明 景:景色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溪深鱼肥 禽鸟之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B、旧制 喜洋洋者也 C、物喜,不以己悲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D、先天下忧而忧 太守乐其乐也
(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开放,寒风怒吼,浑浊的浪花一排又一排的涌起。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许和这两种人的表现是不同的。 C、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高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下列句子关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在描写景物的时候,都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情怀。甲文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爱民情。乙文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襟。 B、两篇文章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岳阳楼上刻有历代贤人的杰作,为引出古仁人做了铺垫;醉翁亭边有邀约郊游的传统习俗,是作者政治情怀的理想寄托之所。 C、两篇文章都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把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说明融为一体,叙述清晰、描写鲜明、情感强烈、说明具体、议论画龙点睛。 D、两篇文章的语言准确、典雅、生动、优美,灵活运用骈句和散句,增强了文章特有的韵律。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 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直驰入 ,将以下骑送迎 。 已而之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 , 锐兵刃 ,彀弓弩 ,持满 。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 曰 ‘ 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 ,上至 , 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 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 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 乙】吴玠① ,字晋卿 ,未冠从军 。夏人② 犯边 ,玠以百余骑追击 , 大破之 。玠与敌对垒且 十年    常苦远饷③ 劳民 ,屡汰冗员④ ,益治屯田⑤ ,调戍兵 , 治废堰⑥ 。 民知灌溉可恃 , 愿归业者 数万家 。玠善读史 ,凡往事可师者 ,录置座右 ,积久 ,墙牖⑦ 皆格言也 。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故士乐为之死 。选用将佐 ,视劳能为高下先后 ,不以亲故、权贵挠之。

 ( 选自《宋史 ·吴玠传》,有删减)

【 注】①吴玠 : 南宋将领 。②夏人 :西夏 。③远饷 :远道转运粮饷 。饷 ,指军队的钱粮、俸给 。④冗员 : 闲 散、多余无用的人 。⑤屯田 :政府利用兵士在驻扎地区种地 , 或招募农民种地 。⑥废堰 : 长久不用的废塘。 ⑦牖 yǒu:这里指墙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