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好的诗歌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怡情之美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①,”,比喻新奇,使得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傅彩之用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②,,”,妙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长才之思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③,; ,”,堪称警世之言,鞭辟入里,振聋发聩。
手法 | 古诗文名句 |
类比、对比 | 《鱼我所欲也》开篇以鱼与熊掌设喻类比,引出“{#blank#}1{#/blank#},{#blank#}2{#/blank#}”的中心论点;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blank#}3{#/blank#},{#blank#}4{#/blank#}”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
用典 | 古诗词中常用典故含蓄表达情感。苏轼以魏尚自许,化用典故,以“{#blank#}5{#/blank#},{#blank#}6{#/blank#}”(《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委婉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秋瑾用 “{#blank#}7{#/blank#}, {#blank#}8{#/blank#}”写出国家孤立无援的困境,用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