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社区全民健身月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活动策划组志愿者陶子收集了不少有关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材料。

        材料一:

(数据来源于《广州市居民运动健身行为特征及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材料二: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的肌肉更发达,收缩力量更强,心跳搏动更有力。一般人的心脏每次收缩输出血液50~70毫升。而经常参加锻炼的人能输出80~100毫升,甚至更多;一般人心跳每分钟为70~80次,而经常锻炼的人只有50~60次。由于心脏收缩时输出的血量较多。心跳次数减少,使得心脏在每次收缩后有足够时间休息。有利于心脏更好地工作。同时,由于运动时肌肉有节奏、有规律收缩与放松,使静脉血液回流加快,供应心脏本身营养的冠状动脉扩张。这不仅有利于心脏工作,而且能使心脏得到更多营养。

        ②经常锻炼可以使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可以提高体内氧水平与代谢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异物的作用。所以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③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灵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对外界刺激反应更快、更准确,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协调,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和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御能力也会提高;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由于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获得大量氧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这就需要呼吸器官加倍工作,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肺活量明显增加,安静时呼吸频率减低,呼吸器官功能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摘编自《社区居民体质与健身》)

材料三:

        ①北京方庄体育公园,每天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无论是单双杠、腹肌板,还是篮球馆、足球场、羽毛球馆,使用率都居高不下;湖南常德69岁的市民王金玉热爱太极,早上和体育中心太极站的队员们随晨光舞动,时而“白鹤恋翅”,时而“海底捞针”,很是惬意。

        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杜长亮指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等工程的稳步推进,十四届全运会举办19个大项185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老百姓上全运的梦想得以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

        ③王颖冲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副教授,也是一名资深的健身爱好者。“健身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之一,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做瑜伽、有氧操,就连怀孕期间也没断过。”“有一次上英语专业课,主题是久坐和健康的关系。我一边讲解课文,一边分享健康知识。后来很多学生改变了下课也坐着的习惯,在课间都站起来休息,那个场景很有趣。”王颖冲笑着说。

        ④疫情笼罩下,不少知名健身品牌纷纷推出直播平台以及手机App,社交平台上健身内容也迅速增加。打开几款健身App,跑步、瑜伽、骑行、舞蹈、动感单车……种类丰富多样,不仅有视频教学,还可以搭配穿戴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北京体育大学鲍明晓认为,随着健身场景的提升和优化,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摘编自《全民健身,为了全民健康》,《光明日报》)

(1)、为普及科学体育知识,陶子根据材料二,梳理并制作了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宣传图,下列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结合材料三,陶子向社区居民宣传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成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想群众所想,有效解决了健身场地不够的问题。 B、全运会成为了老百姓一展身手的舞台,人民群众健身意愿持续增长。 C、随着“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得到释放。 D、线上线下一体、运动休闲兼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完备。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关于“机器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机器人频频亮相杭州亚运会,科技感拉满。赛场上,一只只可爱的机器狗(四足机器人)表演舞蹈、运输铁饼。场馆内,智能服务机器人当起了“导游”。在亚运村,运动员可以和机器人打乒乓球,听机器人演奏钢琴。在物流中心,巡防机器人、外骨骼穿戴设备等智能化设备保障着物资精准高效流通。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无论是民生领域还是重大工程,都有机器人大显身手。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今年年初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包括经济领域的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等五大应用场景,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等五大应用场景。

【材料二】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机器人往往被用来做搬运、喷涂等简单又辛苦的工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下游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为汽车、日化、电子等传统产业增效,也为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赋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快捷充电成为一种刚需。本土机器人品牌节卡在工博会上带来了一款新能源车充电机器人。在感应到汽车停好后,充电机器人就会自动过来取下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接口。通过准确识别规划路径,机器人可以完成电动汽车插拔充电全过程,目前已在一些充电站“上岗”。瑞士的工业巨头ABB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其研制的工业教育机器人负载3.5公斤,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其占地面积减少了10%、重量减轻了20%。使用这款机器人的学生,将学习在不同领域和应用中部署机器人自动化。

除了制造业,服务领域的机器人也大放异彩。冲咖啡、拼魔方、蛋雕……工博会上的机器人“技能值”满满。本土机器人品牌非夕在本届工博会上,带来了基于自适应机器人产品的智能理疗解决方案。这款产品结合人工智能、3D视觉、智能感应等先进技术,可模拟人手对人体软组织进行压揉式的物理放松与治疗。

协作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负载大、格式化,通常需要在“安全笼”中工作,协作机器人更为灵活和安全,可以配合人一起工作,满足小批量、多样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在ABB展台,展出了用于实验室领域的协作机器人,从事加药、混药和移液等任务,配合研究人员开展实验。“生物医药行业更多是小的工作站。这些地方要实现自动化,人机互动情境非常多,协作机器人就比较适合于这些场景。”ABB机器人业务部中国区市场和销售负责人王彤说。在节卡展台,记者尝试着走近一台协作机器人,发现它的运动速度降低了,试图用手触摸机器人时,它自动停止了。“这是节卡的视觉防护相机在发挥作用,它可以灵活设置防护区域,支持多级防护。让人机协作更安全。”节卡机器人市场经理王蕾说。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产量快速增长。同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曾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一大制约。过去,三大核心零部件大多是欧洲、日本企业生产。本届工博会现场,不少国内供应链企业“晒”出了最新成果,机器人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比如,今年工博会的美的和库卡联合展位上,展出了一款高精度谐波减速机产品。美的相关负责人陈世星介绍,从2019年开始,美的就开始着手谐波减速机的研发工作,2022年终于实现了量产。这款减速机,瞄准的是航空航天、半导体生产等对产品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来自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思岚科技公司在工博会上展出了多款激光雷达。思岚科技工作人员陈德喜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是智能制造的关键零部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国产机器人‘看’得更准、‘走’得更顺。”

(以上材料依据新华社相关资料改编)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初高中生这一比例更高。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启动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们的睡眠问题。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万人中进行了一次线上调查,被调查对象主要是6至17岁青少年儿童。调查通过对青少年的睡眠时长、睡眠障碍、醒后状态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为7.14分。

“这是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高雪梅教授称。调查显示周一至周四晚上23点仍有8.64%的学生忙于作业。6至12周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在9至10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应在8至9小时。而调查却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初高中阶段)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这足以说明,青少年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睡眠时长年龄差异显著。”高雪梅说。

那么,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睡眠?

调查发现,繁重的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产品,占27.1%;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占24.8%;同时,家长的睡眠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则占18%。还有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庭晚餐习惯不规律、游戏、运动、疾病等,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3月18日)

【材料二】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0-2020)》显示,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与10余年前相比保持平稳,但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倡导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然而本次研究发现,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相比2009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小学生周末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10-20分钟,初一、初二年级减少约20分钟,初三以及高中阶段下滑更为严重,减少40-60分钟。本次调研发现,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和个人心理素养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表现为人际关系越好,饮食习惯越健康,运动频率越高,心理弹性越大,青少年抑郁水平越低,睡眠质量越高。

《报告》建议青少年以吃好、睡好、运动好为目标,全面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号召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相结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选自《红星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的就寝时间、睡眠时长、学校作息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知要求,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时20分,初中生不晚于22时,高中生不晚于23时。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教育部特别强调,作业、课外辅导、游戏都要为孩子的睡眠让路。这个堪称“史上最强”的睡眠令一出,就惹来坊间热议,拍手叫好的很多,冷眼旁观的也不少。

(整理自《网易新闻》)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图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席,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语文课本《苏州园林》)

【材料二】

    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既营造出美的意境,也传达出园林主人的心声和风雅情趣。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园中假山上有飞檐翘角的石亭,石柱上的楹联是一副写景抒情的杰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宋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两人为好友,而此上下联浑然天成,宛若出自一人之手,真是妙不可言。清风明月、良辰美景,这样的赏心乐事本就可遇而不可求,可以看出园林主人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淡泊心态。

    素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其素雅的小方厅内有一副清代学者桂馥题写的名联:"相赏有松石间意,望之若神仙中人。"上联中,苍秀的松树是坚贞孤做的象征,作者将松石“人化”,寓意观赏者心志高洁。下联取的是辞官归隐的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独游于泉石间,见者以为仙人的典故。全联情景交融,诗味隽永,体现寄情山林的情趣。

 (摘编自《语言文字报》)

【材料三】

    中国园林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自然之趣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民族审美。在笔者看来,中国园林突出价值体现在三方面,即天人之道、营建之法与艺术之美。

    “天人之道"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凝练。中国园林经历了从模山范水到寄情山水,从再现自然到超脱自然的发展历程,传递出“察于天地"的朴素自然观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中国园林的“营建之法"表现为空间理法与建造技艺的融糅。随着人居模式的不断演替与发展,这种融汇"法”与“技"大成的营造智慧,塑造了以自然雅朴的江南园林为代表的“步移景异,别有洞天"的宅园空间等。

    中国园林的“艺术之美”,融注了建筑、书画、诗词、音乐等,是自然之美、人工之美、意境之美的集大成者,立于空间和造型艺术上的园林美学,彰显了独特的文化意识与审美理想。

    发掘中国园林文化精神和内涵,保护传统造园技术和艺术,传承人居环境营建理念和智慧,是赓续文化薪火的应有之义。如何答好园林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这道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1月14日12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