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文学阅读。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小题。

录取通知书

廖天锡

①我小学毕业那年,统考前学校组织我们住校补课。一天,我丢了15张饭票,合计3斤12两(旧制16两为1斤),是5天的定量口粮。

②我哭着跑回家,母亲一听慌了:“怎么得了!这5天吃什么?”

③我沮丧地说:“不读了!”

④父亲说:“虽然饭票丢了,但书还是要往上读!”他立即从队上的食堂称来3斤12两米。这是父母亲两天多的口粮,给了我。他们吃什么?我没要,咕哝道:“反正考上了,也供不起!”

⑤“谁说的?我肩膀顶不起脊背顶!丢了几张饭票就不读书了?以后不知还要碰到多少难事呢!”60岁的父亲着了魔似的把我拖到学校,把米交给学校食堂。

⑥我担心父母亲饿肚子,中午又往家里跑,却看见他们在稻草树下忙碌。生产队的稻草扎在树腰上,下面悬空,两头小中间大,呈漂亮的弧形,像一个巨大的球,雨再大都淋不进。时令已是盛夏,树腰上只剩松松垮垮的稻草帽。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说着,解开两只稻草活结,把稻草横摆在簸箕里,他们一个一个翻找。母亲用拇指甲小心翼翼地把夹杂在稻草中的谷穗掐断,放到身边的铜脸盆里,又继续翻找。然后是捶,接着,母亲端起簸箕颠簸——扬弃禾叶、灰尘和瘪谷,留在簸箕里的是一点点二皮谷。母亲把二皮谷颠进铜脸盆里——我掉了15张饭票,两位老人要从稻草堆里找补,渡过难关。

⑦我鼻子发酸,暗暗发誓努力学习。

⑧全校只人一人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全部在内,要42元,但父母亲翻箱倒柜,只凑了10块钱。

⑨幸好凭借录取通知从生产队仓库过了360斤口粮谷卖到粮站转户口,拿到20.88元;加上通知说一学期的学费可以分两次交,父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⑩开学那天,父亲挑着被子和木箱步行70里,把我送到老城区的永兴二中。次日早饭后,全班同学坐船过便江去新二中的建校工地劳动,父亲又送我到码头。上船后,父亲突然喊:“站里一点!木箱挨着水面了!”说着,揸开五指擦眼睛。我心头一热,也泪流满面。老人家目送我过了江、上了岸才转身离开渡口。

⑪期末考试前,找我搭铺的同级同学让他父亲偷走了我的被子。等我把情况告诉班主任时,他已经跑了。

⑫放假那天,到家已是傍晚,两位老人还在禾场上剁金刚刺柴蔸。父亲说剁成片晒干卖给供销社,5分钱一斤,用来凑下学期的学费。父亲的手被金刚刺的倒钩划开一道道口子,结满紫黑的血痂。我心头一酸放声大哭,说书没法读了。父亲惊问我犯了什么事,我抽泣着诉说了被子被偷的情况。父亲如释重负,说世上只有做贼眼,没有防贼眼;被子没了,书也要往上读。过后补了一句:“你那同学太没良心!”

⑬次日早饭后,我要去找那个同学。父亲说被子是要不回的,练练胆量也好。我跑了15里路打听着那个同学的家,但门已上锁,直到太阳快落山也没开门。被子没要回,那个同学也因此没再去读书。

⑭春节后,我带着舅舅给的一床被子和父亲卖金刚刺柴蔸的钱回校。此后4个学期,我们那一带方圆几里山上的金刚刺柴蔸几乎让父亲一锄一锄挖光了。

⑮初中最后一学期实在没钱入学,父亲决定卖家具。买主是父亲的远房表侄,姓胡,在煤矿下进。原先讲好是30块钱买三屉桌,吃过饭后快搬时,他提出要小衣柜。父亲说,小衣柜是三屉桌两倍的价,但还是让他抬走了。

⑯父亲目送表侄抬着贱卖的小衣柜远去时,怔怔地收回视线,将15张2元面额的人民币一张一张递给我。

⑰“攒劲读书!”老父亲低声叮嘱。

我心头如有春雷滚过。

初秋的一个下午,正在破篾的父亲接过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没看,额头上的皱纹叠作一堆,苦笑着把通知书还给我,轻轻地吐出含混的两个字:“收好!

⑳我把通知书收好,一收,收到现在。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心理或表现

小学毕业那年

丢了15张合计3斤12两的饭票

父亲送我到码头,我上船后,父亲提醒我,并流泪

感动、泪流满面

初中第一学期放假那天

悲伤、酸涩

初中最后一学期

父亲贱卖家具,把钱递给我,并低声叮嘱

初秋的一个下午

父亲让我把通知书收好

敬重、感恩

(2)、请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我耳边如有春雷滚过。(修辞角度)

②初秋的一个下午,正在破篾的父亲接过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没看,额头上的皱纹叠作一堆,苦笑着把通知书还给我,轻轻地吐出含混的两个字:“收好!”(描写角度)

(3)、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录取通知书”的含义,并请结合文章及材料内容谈一谈你对“父亲”这一词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一】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链接材料二】

波士顿马拉松的英雄迪克·霍伊特,出生时便患有脑瘫,并导致四肢瘫痪,这位“勇士”在父亲迪克的帮助下,完成了超赤1000场马拉松比赛,其中包括32场波士顿马拉松。2013年波马组委会在起点处为迪克父子建立了一座铜像,波马首席执行官这样描述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他是一位安静的绅士,他从来不会寻求机会谈论自己,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陪伴他儿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
      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双皮鞋的秘密

       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牛魂》

刘平

①六爷使了一辈子牛。

②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

③家里就六爷和老伴两个人。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

④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

⑤春耕大忙季节,是老牛身上担子最沉重的时候。队里拿不出钱来买头壮牛。从早到晚,老牛都拉着沉重的犁铧在热腾腾的水田里。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老牛拼出了全身的力气,但犁铧仍是扎在泥土中一动不动。老牛回头无可奈何地望了六爷一眼,就无力地瘫软了下来。

⑥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 

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

稍事休息,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

⑨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走路腿都有些打战。眼见老牛不可能再干活了,队长就召集队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老牛。六爷不是干部,但他也去开会了。六爷放心不下。队长说:那头牛不能再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大家看该咋办?

六爷瞪队长一眼,想骂队长昧良心,但嘴唇动了动,终于没骂出来。就那么一动不动蹲在屋角,吧嗒着一卷又粗又长的旱烟,神情痴痴的……

⑪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

⑫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

⑬这时队长说: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头分两斤牛肉。

⑭大家就不管六爷了,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会计说他在屠宰场有熟人,他明儿个一早就去请他来。队长说就这样吧。说了他们就站起身来要走了。 

⑮就在这时,六爷忽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说:“那牛,我买了!” 

⑯瞅着六爷铁青的脸,大伙都吃了一惊!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

⑰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最后,大家都没办法,就同意了。队长他们商量了一阵,说:400元吧!

⑱六爷没还价。

⑲六爷回家。老伴扑过去护住箱子,冲六爷说,你疯啦?这钱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哩!

你疯啦?……六爷瞅着老伴,泪水突然无声地淌了下来,抚住老伴瘦弱的双肩。

⑳见六爷流泪,老伴也跟着流泪。她知道六爷的心,那年,老牛病了,他到牛房陪了老牛三天三夜……老伴抹了几把泪水,终于不再阻拦六爷了……

㉑)六爷将西头一间杂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将老牛牵了进去。每天早晨到坡上割一筐嫩嫩的露水草回来喂它,还三天两头烧一锅温水给它刷洗身子。家里两升黄豆,六爷几次想磨一顿豆花吃,但终于没有,分几次全炖了倒进老牛槽里。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

 ㉒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

 ㉓十多天后,老牛死了。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队长来了,对六爷说,剥皮到集上卖肉吧!还能捡回几个钱。六爷不说什么,狠狠瞪了队长一眼。队长说:“这老头……”就走了。㉔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从上午到黄昏,一个大大的坑终于挖好了。六爷请人将老牛抬去埋了。

㉕第二天一大清早,六爷又到坡上割草。六爷背回来一筐草时,老伴不解地说:“牛都死了,你还割草做啥?”六爷不语,径直走到后院,将那筐嫩嫩的露水草倒在了老牛坟前……

阅读

温暖的“括号”

    ①穿过客厅,推开卧室门,见年迈留守老家的父母正在午睡。两人和衣面对面并排躺着,父亲左侧卧,母亲右侧卧,弓背屈膝,略呈弧形,一左一右,好似一个“括号”。这是我站在门口远观二老,恍惚间的一个闪念。

    ②我又端详了一会儿,父亲在左,母亲在右,越看越像“括号”。只不过,我们兄弟三人和曾经的热闹时光,已从“括号”中间抽身而走,交由一把电视遥控器、一部戏曲放映机填充其中,撑起“括号”间虚空而又苍老的日子。

    ③一时,我心生悲戚。印象中,父亲没这么小,母亲也没这么弯。从哪天起他们成了现在的模样,我已记不起。可面对这个已然不太圆润的“括号”,我又满心幸福。人过中年,仍有二老守着老家,守着儿时的村庄;我用略显沧桑的嗓音喊一声“爹娘”,还可得到真切的回应,便感觉我依然能在“括号”中间幸福地生活着。

    ④母亲说,小时候的我只要一上炕,就爱躺在他俩中间。小脑袋瓜儿一扭看见爹,再一扭看见娘:脸对脸的一瞬,彼此吹口气,我说“臭”,他俩说“香”,相视一笑,笑得那么开心、畅快。他俩一左一右围着我,我两只小手拉着父亲的手、母亲的手,一同抚摸我圆溜溜的肚皮。慢慢地,我的眼皮开始打架,兴致渐无。在父母一左一右的轻抚轻拍中,我一点点安静下来,朦朦胧胧中只听见父亲轻轻说:“孩子跑一天,累了!”母亲说:“别说话,让他睡吧!”然后,就啥也听不见了。

    ⑤我在家是老小,想必俩哥哥也是在这“括号”里长大的,也享受过那份爱吧!每当过年,俩哥哥从城里打工回来,全家终于聚齐。我们仨钻进被筒,并排躺在炕中间,炕头是母亲,炕尾是父亲。父母问过几番话后,就不再问了,任由我们兄弟谈天说地。“括号”中间的快乐生活,是我们家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⑥后来,大哥、二哥成家单过,我外出求学、工作,把家安在城里——哥仨陆续把“括号”里最有营养、最有分量的内容都抽走了。“括号”里空空几十年,也慢慢抽空了父母。后来,老屋旧址上虽翻盖了新房,可家里只剩他俩,空荡荡、静悄悄,没了一点生气。

    ⑦从回忆中醒来,我揉揉眼,再望一望躺在床上的苍老的父母。顿时,我多想躺回“括号”里,让自己回到童年,让父母回到壮年。可我知道,“括号”已围不住我,也难以再围住一家人;但我也知道,我、我们兄弟、我们的小家,其实一直都“装”在“括号”里,填得满满的。

    ⑧似有心灵感应,我安静地站在门边想着心事,母亲忽然睁开眼问道:怎么大中午回来了?继而撑着右臂,缓慢坐起,挪到床边,用手拢了一下蓬乱的白发,趿拉着鞋,拄着棍子,笑意盈盈地向我走来。我忙上前搀扶,她冲我一笑,露出一颗牙也没有的牙床。我心头一酸,忙望向父亲,他也醒了,问了同样的问题,随后跟了出来。

    ⑨我们仨坐在台阶上,父亲在左,母亲在右,我在中间。阳光笼罩,暖意与被“括号”围住般相同。眼前的山、树、院落,几十年似乎从没变过,可我们早已变了模样。

    ⑩我走出院子,一回头,看到父母早站起身,弯腰驼背,在檐下组成一个“括号”,默默望着我。我挥一下手,他俩也挥一下手,父亲挥左臂,母亲挥右臂,又默契地组成一个“括号”。我猛地一阵心痛,生怕哪天这“括号”少了左边或右边,直至在老家消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