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下表是早期文献中关于德刑关系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 )

摘录

出处

“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 勿庸杀之, 姑惟教之。”

《周书·酒诰》

“议事以制, 不为刑辟”,“德以柔中国, 刑以威四夷”。

《左传》

“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

《后汉书·陈宠列传》

A、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B、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 C、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D、礼法之争的发展演变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三代强调礼治,西周时期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已经形成。

但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用于控制社会下居劳动人民。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严酷繁杂的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汉武帝重用张和赵禹的“条定律令”,律法日繁。汉律特别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礼刑一体”的法制体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体系。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杖,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摄司法权。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正公平,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制度。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