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初调研测试试卷
材料一 东晋给予北方移民安置点以郡、县的建制,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形成了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同一地区出现了不同行政区划,造成地名系统的大混乱。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晋成帝时下令土断,将白籍用里伍形式重新编制,使之固定在土地上,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改籍当地州郡县。许多侨州郡县也被省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代把全国人户分为乡村户和坊郭户两大类。坊郭户是城镇居民,乡村户则是居住在乡村的人户。在户口版籍上还有主户与客户之分。坊郭户划分主、客户的依据主要是有没有房产等生活资料,乡村的主户是指那些占有土地、向国家交税的农户。因为主户一般都要向官府交税,又称为税户。
在宋代以前,客户的含义是外来的客籍户。到了宋代,客户成了佃客的同义语。一些没有任何生产、生活资料,只能租种地主土地和租赁房屋的客户,又被称为“浮客”。唐代以前佃客只作为地主的部曲,不另立户籍,宋代的客户另立户籍,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摘编自吴泰《宋朝史话》
材料一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5 |
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5 |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 浙江、 江西、 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 顺天、 山东、 山西河南、 陕西归入北卷。 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 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 10人。
——摘编自《明史·选举志二》
| 史实 | 结论 |
A | 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户令充役,下五等户并与免。 | 宋代九等户制下所有人均需承担徭役。 |
B | 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州县论详。 | 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
C | 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 租佃关系发展,货币信贷出现。 |
D | 望吴侬之野,茅屋炊烟,无穷之极,皆佃户也。 | 客户侵占主户田宅为己有。 |
里耶户籍简(秦) | 居延汉简(西汉) | |
居住地 | √ | √ |
户人+姓名 | √ | √ |
爵位或职位 | √ | √ |
财产(房屋、奴婢、牲畜等) | X有奴婢姓名 | √ |
纳赋服役 | X | √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