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改革原有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各方广泛认同。这一理念的提出是( )
A、基于公正国际秩序的建立 B、以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为前提 C、大国进行外交博弈的结果 D、解决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自入关以来,始终面临俄国勾结漠西准噶尔部对边境的威胁。囿于国内割据分裂势力尚存的局势,清政府一方面努力对俄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下令在黑龙江建城驻兵,命理藩院督导官兵种地,并从漠南科尔沁部征调粮食。在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后,清政府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满、俄、拉丁文译本均明确记载“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

——摘编自戴逸《清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19世纪初,欧洲君主国聚首维也纳,通过一系列条约建立了一种定期会议制度,意在解决彼此间分歧,并确保既定秩序不会遭到任何受法国大革命理念启发的民众冲击。……此后,欧洲列强甚至派出了一支远征军,以帮助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继续统治,并与之签订协议。这一政治秩序在核心区域与外围地区有着明确边界:前者由五强治下的欧洲组成,直到1914年,那里的和平基本上得到了尊重;后者——核心区域之外的世界,被协调机制所压抑的好战情绪则由中心输出到了外围。

——摘编自[美]佩里·安德森《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

材料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围,超越了国强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引自王毅《胸怀天下,勇毅前行,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华章》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

结论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古

日本)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汉朝时中国和东亚诸国已有

官方往来

史料 1: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

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史料 2: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胡桃、胡椒、棉花等从西方运到东方

史料 3:675 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 的十部乐,其中一部是高丽乐。

史料 4: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

——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联盟会员国约定,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 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二战后影响中国

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 是美苏两极对立。另一个是“后冷战”阶段,“一超多强”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中国政府以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21 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 兴为世界所瞩目。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统治开始于公元960年初。此时的人们,尽管无不渴盼安定太平,却没有充足的根据相信赵匡胤能够稳固他所篡夺来的政权。这个赵宋王朝很可能不过是继梁、唐、晋、汉、周“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如何保证长治久安,使宋代不致成为五代之后短命的第六代始终是萦绕在宋初统治者心间的重大问题。宋太祖、太宗及其谋臣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稳步而有层次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统兵体制的变革开始,重建中央集权,有效地杜绝了割据再起的可能性。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清朝方面的接连败北,被归咎于汉奸(大多为福建、广东沿海民众)的活动。开埠之后亦因走私、苦力贸易、海盗猖獗,沿海地区的秩序极为混乱。但这种变动并未像元朝末年和明末清初,在沿海出现自立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其理由在于19世纪中叶急速进行的秩序重建。换言之,贸易由海关管理,而中央政府掌握海关和关税;且因海盗势力由英国海军扫荡,地方海上军事实力无所成长;还有以镇压各种叛乱为契机在地方掌握权力的督抚,停留在清朝的架构中并未自立。而且,海关和近代海军等以西方“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比以中国既有“制度”为基础构筑的管理沿海贸易、维持治安的体制稳定,即使在19世纪末的变动期亦未发生动摇。

——【日】村上卫《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古已有之,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丝绸之路”可谓全球化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多元包容成为当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总体认识和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中国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充满韧性活力,备受世界瞩目。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秩序维护,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动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机中,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

——王辉耀、苗绿《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