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虽然新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的请求,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三年的相持,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他们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物资,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摘自新华社《新中国峥嵘岁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材料一:中国一个海洋大国,但在古代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海权意识。清朝前期,被誉为“认识海疆形势第一人”的将军施琅认为,“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康熙帝囿于满汉大防,未有效关注。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在此基础上,乾隆帝坚持海防重于通商的指导思想,将与西洋贸易由四口减为一口。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1907年,日本人侵入我国东沙岛,在中国方面据理抗争交涉下,最终收回了东沙岛,在收的同时,清政府“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并制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
——摘编自王秀英《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相对于“海权”,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1953年,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并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研究领海线的相关问题。在充分听取意见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决定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改编自刘征鲁《毛泽东心系海军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淬炼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还包括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
根据材料内容,从民主革命时期或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取两个“伟大精神”的内容,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