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海南白莲中学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最后一课》节选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2)、把文中横线上空缺的标点符号依次补充在后面的横线上
(3)、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最主要是因为(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7)、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把字母选项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②“散学了,你们走吧。”

举一反三
    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结的果子,叫做白果。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两棵树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愉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选自《大阅读》,有删节)

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玉盅

林清玄

    ①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苦瓜”,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 , 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线上线下

①儿女们说要回来给她过生日,莫奶奶立即拒绝了。来时一阵风,去也是一阵风,短暂的热闹和欢乐过后是更漫长的冷清和失落。倒不如不来,日子还平静些。

②莫奶奶拒绝,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每一次过生日,都感觉又往黄泉路上多走了一段,这种感觉使她对生日始终有一种排斥的情绪。

③儿女们摆出各种理由,最终让莫奶奶松了口。她理解儿女们,女儿在网上经营一个化妆品店,整天盯着电脑和手机,选货、发货。儿子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整天开会、加班,忙得连轴转。要不是为了给她过这个生日,他们都很难下决心放下手里的一大摊子事。

④儿女们回来,家里难得地热闹,甚至是吵闹。外孙和孙女都是四五岁年纪,见什么都充满好奇,拉着什么都可以玩半天。儿子和女婿一见面总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谈不完的国际国内大事。女儿和嫂子手拉着手窝在沙发一角,讨论着香水、口红、面膜。女儿还拿出一包化妆品,要现场为嫂子试妆、拍视频、发抖音……

⑤莫奶奶插不上嘴,更插不上手。她笑眯眯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享受着这种儿孙满堂的幸福时光。突然,莫奶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走进了厨房。

⑥莫奶奶又认真清点了一遍备好的菜料:茄子,这是要做红烧茄子的,外孙最爱吃;做干焙洋芋丝的料也不能少,孙女最爱吃——现在的孩子,就不爱吃肉;红烧肉,备好了,儿子最爱吃;糖醋肥肠,女儿最爱吃,有了;黄焖鸡,女婿最爱吃,有了……

⑦女儿走进厨房,看到莫奶奶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又拍了一组照片,配上一段文字发了朋友圈:“这辈子,最爱吃的是妈妈做的家常菜,最忘不了的也是妈妈做的家常菜!”立刻收获了一连串的赞。

⑧晚饭吃得很早,荤荤素素一大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菜,中间摆着一个大蛋糕。餐桌上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还充满了中西结合的味道!

⑨“手机控”女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各个角度、各种姿势让大家摆拍了半天,又发了一条配着文字的朋友圈:“小时候我过生日,妈妈为我渐渐长大而高兴;现在我为妈妈过生日,却为妈妈慢慢变老而心酸!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我永远是您最贴心的小棉袄!”

⑩很不喜欢拍照的儿子,也拿出手机拍照发了一条朋友圈:“以前总是妈妈为我过生日,今天我为妈妈过生日!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恩之心,妈妈,往后余生,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养育之恩!祝您健康长寿!

⑪儿女的心声没有变成面对面的祝福,却通过朋友圈传到了不同的手机上。

⑫夜已深,儿女们又要回家了

⑬收拾妥当正要出门,外孙突然说要上厕所,女儿急躁地吼着:“快点儿快点儿,就你事儿多,你看看几了!”边吼边拿出手机看,突然“啊”的一声惊叫把大家吓了一跳,女儿说:“我的化妆品一下子卖出了三万多耶!”大家好奇地凑过去,看到很多订单的留言:“好孝顺的小棉袄,高赞,订一套化妆品顶你!”“你唤起了我对妈妈的思念,来一套,顶你!“借订购化妆品祝福老人青春常在!”……

⑭儿子开玩笑说:“妈妈变成带货大使了!”也拿出自己的手机翻起来。不一会儿,儿子的神情也凝重起来。原来,儿子发出的朋友圈也有很多点赞和留言,有一条留言,是一个对儿子来说很重要很重要的人留的:“老吾老才能及人之老,爱吾老才能爱人之老!孝于老,忠于国,忠孝也会两全,宏图就能大展!”

⑮“妈妈,我好了,回家吧!”外孙上完厕所回来,拉着妈妈的手叫。

⑯女儿没有动,看着哥哥说:“哥,你们回吧,我想陪妈妈住一晚!”

⑰哥哥抬起眼,眼中似有泪要溢出:“我也不想回去了,我们一起陪妈妈吧!”

(作者:范云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开在窗上的花

吕  峰

①岁末,收拾书房,从一本书中掉出了十几幅红艳艳、明晃晃的窗花,让我眼前一亮。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窗花,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奶奶端坐在窗前,拿着剪刀剪窗花的情景,我似乎听到了“咔嚓咔嚓“的剪子声,那是一种与岁月、时光有关的声响。

②窗花实则应该叫剪纸,可是我更喜欢叫窗花,这个名字更美,更诗意。窗花是最具风情的民间装饰,也是我最美的童年记忆。每当年关临近,老家屋子的窗户上,总会贴上红红的各式图案的窗花。当我看着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奶奶的手中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时,我的心里既好奇又崇拜。它们像一朵朵花儿在绽放,像一只只蝴蝶振翅欲飞,给老旧的窗户增色不少,让家也焕然一新。一眼看过去,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③窗花是剪刀和手指共同编织的语言和童话。对于奶奶来说,剪窗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就像是缝补衣服、晒制豆瓣酱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也是需要无比虔诚的。我最喜欢坐在奶奶的对面,凝神看着她一剪一剪地下去。在奶奶的手中,剪刀好像被赋予了魔力一般,像一个飞舞的精灵。

④看着红色的纸屑如雪花般纷纷落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奶奶停住剪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一幅图画?

⑤奶奶喜欢剪繁杂的图案。一种是百花争艳,这样那样的花,在一起竞相开放。桃花、荷花、牡丹、菊花、梅花,它们超越季节的界限,一同出现了,花团锦簇,雍容华贵。一种是百鸟朝凤,或龙飞凤舞图案。无论是龙,还是凤,抑或是那一只只知名或不知名的鸟儿,都惟妙惟肖,形态逼真。我最喜欢龙凤呈祥图案,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喜气,也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向往。龙的胡须、爪子、鳞片,凤的凤冠、羽毛、凤尾,都轮廓清晰,似乎在下一个瞬间,它们就会活起来,就能翱翔于九天之上。

⑥窗花也让许多姑娘们为之入迷。她们所剪的图案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花朵、牛羊、猫狗、老虎、兔子等,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红色,都被赋予了喜庆的色彩。特别是在春节的前几天,她们变得忙碌起来,将那些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顿时,简陋的屋子、院子变得生动起来,日子也变得亮丽起来。

⑦记得有一次去陕北,我看到了遍布黄土高原的窗花,它们是荒原上一道绝美的风景。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窗花,绝对没有雷同。哪怕是一幅最简单的喜字,都各有千秋,各有韵味。

⑧对于陕北的婆姨来说,一把剪刀,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花花世界”。她们几乎能剪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看着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窗花,就像是面对一幅幅或具体或抽象的大美画作,让人很难想象它们是出自一群整天与庄稼、泥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农人之手。或许她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可是她们的想象力却是无与伦比的。有时候,我不禁想,剪窗花是她们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或者说是一种本能。

⑨从陕北离开时,我带回了好多幅让人叹为观止的窗花。最心仪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树,枝枝丫丫蓬勃着无限生机,在那些枝丫上是一只又一只鸟儿,有的沉思,有的展翅,有的梳理羽毛,树底下是茂密的草,有兔子、山羊等动物,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不能自已地萌生了将它带回家的想法。

⑩如今,剪纸的历史已经无从追溯,但肯定是古老的,它携带着祖先的优雅和美丽,代代相传,从一只手传递给另一只手。因为对窗花的喜爱,当听闻女儿所在的学校有剪纸选修课时,我便建议她选修。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剪纸,闲暇时,总会拿起剪刀,剪花,剪草,剪小动物。看着她脸上绽开的笑容,我也深感欣慰,快乐无比。

⑪虽然时光在一天天老去,可是那些窗花却会长久地生长在记忆里,慢慢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根植于心灵的深处,如花一般,始终绽放,永远美丽。

(摘编自2020年9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