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7月期末试卷

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民生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还有占人口一半多的新解放区,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的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农民是那样热情而又有秩序地加入这个运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最广大的群众第一次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将来。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即到1967年,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比较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最高年产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二百。

——摘自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材料三: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____”的高潮和 运动。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材料四: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她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

(1)、为改变材料一的状况,新中国开展什么运动?这次运动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这次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应了什么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这一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3)、将材料三划线处内容补充完整。为了克服上述困难,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调整了国民经济?
(4)、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对上述国家民生政策的调整有什么认识?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