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孔乙己

小说以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更增加小说热烈的气氛,增添读者阅读的兴趣。 B、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更突出了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和麻木不仁。 C、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 D、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以乐写悲,更能说明孔乙己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举一反三
阅读《玉米人》,完成小题。
                                                                                                 玉米人  迟子建
        ①晚夏时节,玉米成熟了。街头做烤玉米生意的乡下人多了起来。
        ②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着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害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的玉米。
       ③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回家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④“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
       ⑤“我想买四穗。”我说。
       ⑥他抬起头,问了一句:“你能吃四穗?”
       ⑦“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⑧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⑨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⑩“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
       ⑪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帐?”
       ⑫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⑬天哪,竟然是这理由!我心底里骂着他“蠢 货”,掉头而去。到了中山路革街相交的路口,我碰到了另一个烤玉米的人。这次,我以熟玉米的价钱了,顺利地买了几穗生玉米。摊主显然明白这买卖划得来,很高兴,他笑着对我说:“好吃了再来啊。”
       ⑭我提着生玉米走的时候,又遇到了那个不卖给我玉米的人。我站定了,示威性地晃悠着手中的玉米。他在招揽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那兜玉米,他张大了嘴,很惊恐的样子 , 好像的提着的,是一颗颗手雷。他别过身去,连打了几个喷嚏,然后回过头来,接着烤他的玉米,那么地安闲,那么地从容
       ⑮夏季过去了,街上烤玉米的人都不见了。有一天路过天桥,在苍茫的蓝色中,我忽然想起了那个烤玉米的人,想起了他清瘦而黧黑的脸,以及他灵活地转动炭火上的玉米时的知足的神态。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这种固执,难道不可贵吗?
       ⑯我想,好的写作者就应该像那个玉米人那样,可以笨一点,可以放弃一点现实的利益,可以甘心承受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带来的生意上可能的冷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选自《迟子建散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

莫言

       ①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后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⑦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笨拙如你,温暖如你

狮小主

    ①每次过年回家,我去看姥爷,他总会想方设法给我做一些好吃的,打小他就对我疼爱有加,后来母亲去世,他的舐犊之情便愈加深沉。

    ②姥爷最拿手的一道菜是高汤汆白菜,美味至极,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那时,我碗里必定有最多的丸子和嫩菜叶,其次是姥姥,最后剩下的菜帮永远是姥爷口中的“最爱”。他常说:“小狮,你不知道,菜帮才是最好吃的,又甜又脆,一口咬下去美极了,姥爷做饭最辛苦,当然要吃最好吃的。”我信以为真,以为姥爷自私,居然让我和姥姥吃菜叶,而把又甜又脆的菜帮据为己有。我又好奇又生气,哭着喊着要抢他碗里的“美味”,姥爷终于“割爱”般夹给我一块晶莹剔透的菜帮,我如获至宝,只是刚咬一口,菜帮的泥腥味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我一口吐出来,姥爷姥姥大笑不已。我撇着嘴说:“好难吃!一点也不甜,又酸又苦!”

    ③当时,我嘲笑姥爷没有吃过好吃的菜叶和丸子,居然把菜帮当成最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笨了。

    ④后来,我慢慢地长大,终于明白姥爷的心意,心里愧疚不已。然而总是拗不过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喜欢吃菜帮,谁也别跟我抢!”有时我也很生气,便吼他:“姥爷,你真倔!”

    ⑤是的,姥爷是一个倔强的人。姥爷是远近闻名的笔杆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从小,我在他的膝下玩耍,耳濡目染,也渐渐地拿起高大的笔杆写毛笔字,每次我煞有介事地写字时候,他总在一旁说“啰嗦”。

    ⑥“四个点每个都是不一样的,一样写,字就显得呆了。”

    ⑦“起和收的时候,要保持中锋,侧峰多了就圆滑,中锋运笔才是君子。”

    ⑧“‘欧’字最忌投机取巧,重新写。”

    ⑨他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纠正我写字的毛病。我18岁那年,村委会主任说:“小狮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今年就让她给村里写对联吧。”我高兴得立时就想答应,姥爷说:“她还是一个孩子,不经夸,不过磨炼磨炼也好。”于是,我接过姥爷的衣钵,开始给村里写对联。

    ⑩我记得那年的春节格外冷,漫天的大雪仿佛要把整个人间吞噬。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拜年,刚拐进胡同,就看见姥爷和一群来拜年的长辈站在门口,大家看见我们,纷纷说:“恭喜你们家出了一个书法家!”姥爷就在后面呵呵地笑。大家走进院子后,我和姥爷站在门口,他说:“小狮长大了,成了一个小书法家。”一股幸福感突然就涌进了我的心里,我的眼眶一阵阵发热。我永生难忘当时的情形,我依偎在老人家身边,漫天的大雪静静地落着 , 大红对联在一片霭茫茫的世界中是那么鲜艳夺目。

    ⑪姥姥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去看姥爷。那天的阳光特别好,一丝冷风都没有。我进门就大喊“姥爷”,手里拎着给他买的东西,接着便看见他坐在洒满阳光的梧桐树下,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着剪刀在剪胡子。

    ⑫“女孩不要那么大声说话。”他听到我的声音,笑着慢慢地站起来。我鼻子一酸,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给你买一个电动剃须刀吧。”他笑了笑说:“剪了一辈子,习惯了,还能打发时光。”

    ⑬中午,只有我和姥爷两个人,其他人都去走亲戚了。除了主菜,那道高汤汆白菜是一定会有的。这次,姥爷依旧将丸子、嫩嫩的菜叶全都给了我,自己仍旧吃着剩下的菜帮。

    ⑭我不相信姥爷真的喜欢吃又酸又苦、土腥味又大的菜帮。当初,我们的生活条件差,他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和姥姥,等生活条件慢慢地好起来,他依旧如此。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谁也不能和他抢那些难吃的菜帮,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一种笨拙的、旷日持久的付出。哪怕这道菜被换成了山珍海味,他也仍旧会把最好的一部分留给我。也许只有那些菜帮的味道,才能让他在回忆起当初的漫长岁月,甘之如饴,欣然老去。

    ⑮那个味道,什么美味佳肴都无法代替。因为那里面,有回忆,也有他难以言及的爱。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伯进城

侯发山

①山伯这辈子,去过一次县城,唯一的一次。

②那天早上,跟往常一样,鸡叫第四遍的时候,山伯就起床了。一般情况下,张牙舞爪洗下脸,一边啃着馍一边就下地了。做好庄稼人,必须起得跟鸡一样,何况眼下是收麦的时节。山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个儿到县城一趟。”灶台前忙碌的山娘愣了一下,撵出门外,瞅着山伯朦胧的轮廓,嘟囔道:“麦还没割完呢。”

③“丢不了。”山伯头也不回,闷声闷气地丢过来一句。

④山娘又叫道:“你没进过城,认识路?”

⑤“鼻子下边就是路!”山伯的决定就是圣旨。

⑥山娘轻轻叹息,昨夜里他就烙饼似的翻来覆去,有啥关紧事?咋不吱声呢?去城里干啥?城里跟他们唯一有牵连的就是儿子山子。

⑦两年前,也就是1987 年,县里建铝厂,在全县物色工人,山子有幸被选中。上班第一天,山子天不亮就上路了。山伯提出送他一程,他不同意。山伯执意要送,子前边走,山伯后边跟。黑乎乎的夜里,整整走了四十分钟,山子没跟山伯说一句话。车来了,山伯也跟上了车。山子说:“你要去,我就不去了。”山伯这才下了车。过后,山伯跟山娘絮叨这件事。山娘说:“ 山子都二十了。”山伯嘿嘿一笑:“他再大,在爹娘眼里,永远是孩子。”

⑧山娘心里清楚,他是为山子高兴——铝厂就给了村里一个名额,唯有山子通过了考试。按惯例,昨天山子休班,该回家一趟。结果,山子没有回来,难道是因为这个?听山子说,铝厂在县城边.上的一个乡。他要上班,先步行几十里山路,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公共汽车,到达途中的一个小站,步行十多分钟才到单位。农闲时节,老头子曾想带着她到山子工作的地方看看,一想到这么复杂的线路,就打了退堂鼓。他今天是咋了?真的是去找山子?会不会迷路?山娘的心思乱七八糟,割麦也不认真,不住地望山头上瞄。

⑨后半晌的时候,子回来了,一个人。山娘诧异地问:“没 见到你爹?”子一愣,不高兴地说:“他去干啥?我没见。”看到山子的反应,山娘哼哼唧唧的,不敢多说。山子说:“他啥时去的?”山娘说:“一大早就去了。”山子黑着脸说:“我一大早就从厂里回来了。真是的,不嫌丢人!”山娘想数叨儿子两句,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心里明白,老伴弯腰驼背,走路不利索,形象不雅观,山子是嫌弃他到单位给他丢脸了。

⑩等到了天黑,山伯才一身疲惫地回来。看到山子,他不自然一笑,低眉顺眼地说,我摸到你们厂,他们说你回家来了。

山伯蓬头垢面,穿的衣服也分辨不出颜色。山子一看,火气便上来了,气呼呼地说,你没事就不能在家歇着?

⑫山娘不满地瞅了山子一眼。

⑬山伯嗫嚅着说,昨个儿我听说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一辆货车撞到了一辆公共汽车上,死伤了好几个……我怕你回家搭乘那辆公共汽车……吓得我一夜没睡。阿弥陀佛,没事就好。

⑭山娘这才知道老头子去找山子的真正原委,瞪了山伯一眼。

山伯的心,山子不懂。而多年后,别说孝顺,山子连说声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山伯已藏在了坟里边。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22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