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简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联考密卷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其不良恶习。
初中生陈某,结识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逃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发展到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参与打架斗段,并把人刺成重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违法行为分为违反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三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热点一:在高铁“霸座男”的视频被传至网上引起公众广泛批评之后,“霸座女”又出现在列车上。一名乘坐G6078次列车上持10D座位票的女乘客执意坐在靠窗的10F位置,并且将乘务人员的劝阻置若罔闻,直至到达目的地下车。铁路公安介入调查后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霸座女”罚款200元,并将其列入黑名单,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
热点二:2018年11月15日,山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在济南举办。山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法学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行进主任就《新时期预防青少年犯罪与权益保护》进行授课。围绕上述热点,同学们就自身如何预防犯罪进行了深入探讨。
材料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使用社交软件时用表情包传情达意,真人表情包更是成为聊天时的热宠。但有家公司却因为制作和发布了某演员的真人表情包而被判侵权,需要向这名演员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这名演员25万元。
材料二 2007年以来的五年,河南省各级人民法院累计判处未成年罪犯26862人,其中以抢劫、盗窃、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等犯罪居多.自2022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维护青少年权益,关爱青少年成长”主题宣传活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