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思维拓展

修改时间:2025-02-21 浏览次数:3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2023年3月15日6时许,网上一条寻找老人的求助信息启动了许多市民的心,大家纷纷转发,接力寻找走失老人。8时许,老人被找到。这一事(     )

    ①表明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为便捷

    ②启示我们要热心帮助他人,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说明互联网无所不能,要善用网络解决生活问题

    ④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由中国提出的决议,宣布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加强全球团结。文明对话有助于(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美美与共 ②增进理解信任,实现完全融合

    ③全球治理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④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 .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4.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10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由此可见(       )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②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④中国以务实的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可见( )

    ①和平与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当今世界是紧密联系、开放的世界

    ③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了

    ④中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3年2月21日,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倡导所有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协力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并肩守护地球家园的和平安宁。该倡议基于的事实有( )

    ①世界各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领导力量

    ③战争与危机正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7. 下图为甲骨文“和”“合”。“和”为管乐器,本义是调和,后引申为和谐、和睦等;“合”本义为相亲相爱,后演化为结合、融合等。和合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精神追求与交往方式,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和合”的有(    )

    ①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③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④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 8. 材料:2023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了主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主席表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各国应携手并肩,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基于当今世界怎样的时代背景?(两点即可)
    (2)  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如何携手并肩,积极推进共同发展?(两点即可)
  • 9.

    【善待地球呵护家园】

    气候变化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寻求共同的应对之道越来越迫切。

    材料一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举办100余场边会活动,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近年来,中国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等方式,为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务实支持,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1)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材料二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国际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下列图表展现了我国努力达成“双碳目标”的部分成果:

    注:①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

    ②“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③“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实现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充满信心的理由。

    (3)请你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写一条宣传标语。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