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五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进入1914年,人类从此开始了大屠杀的年代……过去的战争目标不但有限而且特定。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样,它(列强)的野心没有尽头……对英德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而言,天边才是它们的界限。而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间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德等列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3)、对比上述两则材料后回答,“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举一反三
世界近代史同时也是大国博弈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叶,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势力日益衰落,英国、荷兰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英国的势力在17世纪中叶以前不如荷兰强大,没有能力和荷兰竞争。从1607年开始,英国在北美陆续上立了许多殖民据点。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先后经过几次战争打败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末叶,英国最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摘编自《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选自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四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死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