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背诵课文。有人发现,《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只要把握住这个“三”,背诵时就能避免漏句,你发现了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己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 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小深和同班同学来到了安徽滁州,瞻仰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请和他一起阅读选文,完成第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逆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逆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逆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逆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逆皆遗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逆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 , 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
    逆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节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注】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