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举一反三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  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改革名称废除旧制度领导人共同影响
俄国1861年改革A亚历山大二世B
日本明治维新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明治天皇

【横观各国调整】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四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探究发展真谛】
(5)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日本历史》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广兴会议,方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材料三: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

——材料二至材料四均出自《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