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秋天的怀念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练习。

当母亲忆起“我”小时候在北海玩的情景时,为什么“忽然不说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 “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过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爱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 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爱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

陈晓辉

    ①那个微凉的午后,我正在家里准备着第二天的出差行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到我手中,然后转身离去。

    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弱视,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捉弄,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为她辅导功课。

    ③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件上的深情字句,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盼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字一字在信件上写字的情景。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难以言表。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给他孩子复习功课,直到她重新上学为止。电话那头,是家长的万般恩谢。

    ④一个春意盎然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扎着两个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总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有些自卑。

    ⑤第一次见面,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如《大灰狼与小白兔》《国王与大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好进一步了解她。她听得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时光飞逝,一个小时似乎瞬间而过,离开前,我给她拟了一道测试题:让她从前面的几个故事里,随意抽取一个关键词,然后简单地造个句子。她选择了“撒谎”一词,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她造的句子——“月亮,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说完,她捂着自己的小手,似乎非常期待我的肯定。

    ⑥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可是为什么会“撒谎”?句子应该还不完整啊。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会儿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上课来告诉你答案。”

    ⑦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在离开的时候,我似乎见到了那浅淌在她眼角的泪。想到眼泪,我恍然大悟:对啊,她是个视弱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见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于她而言,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却又无端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在她心中困惑已久的确切答案,而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⑧第二日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几乎是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千般万般要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子。

    ⑨当我们40多位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最后学生们和她相拥在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⑩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信的结尾这样写着:“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光,会让她走出迷惘、困惑与自卑……”

    ⑪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选自《教师博览》,略有改动)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让鱼翅远离餐桌

林淼

    ①食用鱼翅,是华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近年来,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鱼翅消费,占据着全球鱼翅贸易和消费的95%以上。那么,如此受欢迎的鱼翅到底营养几何呢?

    ②所谓鱼翅,即鲨鱼鰭中的细丝状软骨。鱼翅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超切丝干制成,为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海参和鲍鱼合称中国饮食中的四大美味。传统医学认为,食鱼翅可益气、清神、去痰、利尿、开胃、润肤、养颜、补五脏、解肝郁、活气血;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此言肯定是夸大其词,因为鱼翅本身并不含有任何人体容易缺乏或高价值的营养。

    ③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即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并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胃肠道中被消化成基酸后,再被人体吸收。所以,不论我们吃进去的是什么蛋白质,结果都一样,都被消化成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④营养专家称,虽然鱼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但其质量甚至不如鸡蛋和肉类,因为鱼翅所含蛋白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从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来看,鱼翅和普通海鱼一样,并没有特殊的价值。此外,由于海洋环境污染,鱼翅一般合有高浓度的汞等重金属毒性物质,如大量食用,非但于健康无益,而且极易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至于市场上销售的用明胶、色素及其他化工原料加工调制而成的人工合成鱼翅,更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其中所含一种叫“鱼翅精”的配料,则普遍含有对人体肾脏、肝脏和生殖系统具有毒害的物质。

    ⑤虽然事实上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但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鱼翅价格连年攀升,鱼翅市场空前繁荣。然而,这种畸形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鲨鱼被捕杀,其数量急剧下降近90%,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威胁。环保人士坦言,处于海洋生物链顶端的鲨鱼一旦灭绝,将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因为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一半以上归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提供,鲨鱼一旦灭绝,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天敌的控制,就会大量繁衍并迅速吞噬海洋浮游生物。

    ⑥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起到调节气候和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的作用,拯救鲨鱼其实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⑦过去,人们通过吃鱼翅来显示高贵身份,事实上,这是一种残忍、血腥的杀戰行为,因为每一份鱼翅汤或鱼翅捞饭背后,都是一个被扼杀的鲜活生命。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选择,都决定了未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16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寻常

李娟

    有人问画家黄永玉,您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只回答了两个字:寻常。

    说得多好。

    烟花三月,我坐在书房读书,窗外的鸟儿在桃花丛中谈天。累了,倚着窗子向外张望,就看见小区的围墙外那户农家。春日的午后,老婆婆抱着一个小婴孩,哼着小曲,哄他睡觉。院中的水池边,年轻的女子在浣洗衣物。墙角的几枝桃花开得灿烂,树下落了一地嫣红的花瓣。我看着她们,仿佛回到童年的故园。陌上桃花开遍,听燕儿一家在屋檐下呢喃,这就是寻常人家,寻常的幸福。那么静美、温馨。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其中写家乡的集市,“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子,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着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是境界。”是啊,一路看过去,看市井人生,看世间百态,便是境界,透着寻常人世的喜悦和安然。

    年纪渐长,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早市。喜欢看卖菜的小车上摆着白玉似的豆腐,担子里水灵灵的青菜,红艳艳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青萝卜,路边的水池里养着一群活蹦乱跳的鲤鱼,生动鲜活,透着寻常日子的脉脉温情。汉江畔的小城里一家早点摊卖“蒸面”,每天清晨,小店门前的人排起了长龙。老板是位中年的女子,手腕戴着手指粗的金镯,手里端着小盆收钱,大声叫着:一大一小,大碗不要辣椒,小碗不要大蒜——招呼往来的客人,挥洒自如,有条不紊,犹如一位将军。门前十几人排队,她收钱找零不慌不忙,从未见她出错。人声鼎沸,食客们吃得热火朝天,俗世的烟火气都在小店里。原来,寻常日子就是一粥一饭,鲜活饱满,生生不息。

    读陈丹青整理的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木心讲《红楼梦》中的诗词,这样说:“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多好。”从没有人这样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却是如此妥贴、自然,让人折服。简洁不芜,水气泱泱,更有万千气象。

    他还讲过,大仲马是个老板,他和兰姆是好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散步、打电话。他说:“人生和艺术,要捏得陇,要分得开。能捏拢,分开,人生、艺术,两者都成熟了。”原来大作家也有寻常的人生。他还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种菊花改种葡萄多好。”在木心笔下,信手拈来,文风流利,至情至性,令人莞尔。他出入古今,洒脱自如,文学巨匠在他眼中也是寻常人,大师仿佛皆是他的芳邻,一出门就会遇见他们,见他们提篮买菜,过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的爱恨悲欢如俗世中任何一个凡人。好文字正是这样,拿得起,也放得下。举重若轻,从容淡泊,耐人寻味。

    有记者采访作家史铁生,问他,您的专业是写作吧?他笑了笑,回答说:“我的专业是生病,业余爱好是写作。”听着他的话,内心无比的酸楚。他去世后,将身体的器官肝脏、脊髓、大脑都捐献了,毫不吝啬传递给了另一些陌生的生命。他二十一岁就瘫痪了,而后又患了严重的肾病,每周数次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直到生命的终结。距离他六十岁生日只有四天,那个在地坛里玩耍的孩子,走了。那个几十年坐在轮椅上的哲学家,站起身走了。他来世上一趟,告诉人们,这就是他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人生。这样的人能将冰雪融化,让尘世温暖。

    寒冷的夜晚,从医院回来,因为父亲正在住院。夜里,疲惫的我坐在电脑前看书稿,怀里抱着暖水袋取暖。看得久了,眼睛干涩难忍。于是,在心里暗暗问自己,这般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原来,我只是为了让父亲早一天看见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想着病中的父亲,我再不能行走自如的父亲,再不能像从前一样谈笑风生的父亲,眼泪忍不住落下来。翻书,读到卡莱尔的一句话:“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仿佛那句话是为我写的,这就是我那段寻常的人生。

    在江南水乡的小镇西塘闲逛。晨曦里,一家小店铺前,一对老人在卖馄饨。白发的婆婆坐在木桌前包馄饨,馄饨如一只只小白鸽乖巧地卧在竹匾里。老爷爷手持蒲扇,弯着腰,忙着给炉子生火,粉墙黛瓦的屋顶正升起袅袅炊烟。寻常是什么?是一对白发老人,相依相伴着,一同老去。

    寻常,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寻常,是春和景明,好花好天。寻常,更是细水长流,一粥一饭。人世的踏实和温暖。

搜寻·文化遗产

资料夹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链接材料:朱自清《绿》 张中行《负暄琐话——忆朱自清》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A.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B.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有删改)

负暄琐话——忆朱自清

[天津]张中行

朱自清先生的大名和成就,连年轻人也算在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差不多都念过他的散文名作:《背影》和《荷塘月色》。我念他的《背影》,还是在中学阶段,印象是:文富于感情,这表示人纯厚,只是感伤气似乎重一些。一九二五年他到清华大学以后,学与文都由今而古,写了不少值得反复诵读的书。一九三七年以后,半壁江山沦陷,他随着清华大学到昆明,以及一九四六年回到北京以后,在立身处世方面,许多行事都表现了正派读书人的明是非、重气节。不幸的是天不与以寿,回北京刚刚两年,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去世,仅仅活了五十岁。

我没有听过朱先生讲课,可是同他有一段因缘,因而对他的印象很深。这说起来难免很琐碎,反正是“琐话”,所以还是决定说一说。

我的印象,总的说,朱先生的特点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有些历史人物不是这样 ,如霍去病,看名字,应该长寿,却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王安石,看名字,应该稳重,可是常常失之躁急。朱先生名自清,一生自我检束,确是能够始终维持一个“清”字。他字佩弦,意思是本性偏于缓,应该用人力的“急”补救,以求中和。但他终归是秉性难移,多情而宽厚,“厚”总是近于缓而远于急的。他早年写新诗,晚年写旧诗,古人说:“温柔敦厚,诗教也。”这由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又是水乳交融。文章的风格也是这样,清秀而细致,总是真挚而富于情思。甚至可以扯得更远一些,他是北京大学一九二零年毕业生,查历年毕业生名单,他却不是学文学的,而是学哲学的。这表面看起来像是不协调,其实不然,他的诗文多寓有沉思,也多值得读者沉思,这正是由哲学方面来的。

泛泛的谈了不少,应该转到个人的因缘了。是一九四七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久做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稿源方面有个大矛盾,不合用的总是不求而得,合用的常是求之不得。想消灭求之不得,像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好办法,于是只好碰碰试试,用北京的俗语说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希望万一会掉下一两个。我也是怀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心情这样做的,万没有想到,朱先生真就写了一篇内容很切实的文章,并很快寄来,这就是刊在第七期的《禅家的语言》。当时为了表示感激,我曾在“编辑室杂记”里写:“朱自清教授在百忙中赐予一篇有大重量的文章,我们谨为本刊庆幸。禅是言语道断的事,朱先生却以言语之道道之,所以有意思,也所以更值得重视。”这一期出版在一九四八年一月,更万没有想到,仅仅九个月之后,朱先生就作古了。

大概是这一年的五月前后,有一天下午,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我在家不在家,说他家的一位亲戚要来看我。接着来了,原来是朱先生。这使我非常感激,用古人的话说,这是蓬户外有了长者车辙。他说,霍家老先生是他的表叔,长辈,他应该来问安。其时他显得清瘦,说是胃总是不好。谈一会闲活,他辞去。依旧礼,我应该回拜,可是想到他太忙,不好意思打搅,终于没有去。又是万没有想到,这最初的一面竟成了最后一面。

死者不能复生,何况仅仅一面,但我常常想到他。朱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而且缜密,所写都是自己确信的,深刻而稳妥。文笔尤其好,清丽,绵密,细而不碎,柔而不弱。他代表“五四”之后散文风格的一派,由现在看,说是广陵散也不为过。可是我推重他,摆在首位的却不是学和文,而是他的行。《论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这里无妨断章取义,说:与他的行相比,文可以算作余事。行的可贵,具体说是,律己严、待人厚都超过常格,这二者之中,尤其超过常格的待人厚,更是罕见。这方面,可举的证据不少,我感到最亲切的当然是同自己的一段交往。我人海浮沉,认识人不算少,其中一些,名声渐渐增大,地位渐渐增高,空闲渐渐减少,因而就“旧雨来,今雨不来”。这是人之常情。朱先生却相反,是照常情可以不来而来。如果说学问文章是广陵散,这行的方面就更是广陵散了。

说来也巧,与朱先生告别,一晃过了二十年,一次在天津访一位老友,谈及他的小女儿结了婚,问男方是何如人,原来是朱先生的公子,学理科的。而不久就看见他,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其时我老伴也在座,事后说她的印象是:“一看就是个书呆子。”我说:“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余韵,我很高兴。”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