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増加新内容。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西汉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

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感恩。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

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

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代范望所注《太玄经·差》中提到的“春节”一词,不是我们今天农历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节气“立春”。 B、从《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春节礼俗内容来看,上古时代高度重视农耕活动。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C、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文化精神不仅在上古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D、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存需要。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万物则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重点从“春节与立春的联系以及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两个方面对“春节”这一节日进行了阐释,论据充分,脉络分明。 B、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 C、第三段指出“爆竹”一词最初见于《神异经》,而该书旧题为被道教列入仙谱的东方朔撰,意在证明从汉代始,岁旦节庆逐渐具有道教色彩。 D、文章大量引用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如通过对天子“郊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春节礼俗蕴含着“祈福”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具有特殊的意义。 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自秦汉以来,“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丰富,而古老的“籍田”仪式则逐渐淡化。 C、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却是客观存在的。 D、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的流行,在民间扎下了根。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丁忧与守制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是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是就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论 素 描

宗白华

    ①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②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屈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③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达·芬奇(L.davinci)、拉斐尔(Raphael)、伦伯朗(Rembrande)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近代素描亦已成为独立的艺术。

    ④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虽然他更渊源于古代铜器线纹及汉画).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公元550﹣557年)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凸凹,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⑤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于中国画正是本色。

    ⑥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以与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线纹或墨彩表出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Ingres)说:“素描者艺之贞也。”

    ⑦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选自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

    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

    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

    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

    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

    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

    (摘编自新华社《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有删改)

    材料二:

    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24时;雨花区则为上午6~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

   

   

   

    (摘编自红网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有删改)

    材料三:

    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

    (摘编自萍乡文明网《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有删改)

    材料四:

    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于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

(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完善立法。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们要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和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宪法规定,树立平等保护、促进发展的立法理念,确立民营企业“法无禁止即可准入”的原则,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公平竞争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加快推动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的立法工作机制,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规范执法。完善涉及民营企业行政执法的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将政府部门行政权、执法权等公权力的设置与运行置于法治监督之下,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坚决反对和纠正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乱收费等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民营企业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正常经营不受干扰,切实解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推进审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坚决杜绝随意裣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歧视行为。切实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做到行为规范、程序规范公正司法。妥善处理民营企业涉纪涉法案件,既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加大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社会主体之间案件纠纷的审理力度,依法保护公平竞争。加快甄别、纠正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错案冤案,将中央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的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服务。创新和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行业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将处理涉及民营企业的矛盾纠纷作为重点,第一时间开展调处化解既定分止争,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经营困难,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遵纪守法经营,合法合规竞争,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贡献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同度和支持率,树立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思维和价值导向

(选自陈娴灵《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