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别开生面的环境美

①父亲丰子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并不讲究,所用家具器什都很简单朴素。但在美化生活环境方面,他特别重视。

②有一次,他看到蚊帐,上破了一个洞,就画了一个玲珑可爱的小图案,叫我绣在白布上剪成圆形补上去。这样一来,别人看了不觉得那蚊帐有破洞,还以为上面原来就有一个美观的小装饰。

③还有一次,我发现家里窗玻璃的一角被碰破了,正要用厚纸去糊,父亲见了,马上阻止我说:“这很不雅观。”说着就用白纸裁出一只角,在上面画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题材,贴在玻璃窗上,不仅补了那一角,还给人以美感。

④我家有一把小衣刷,背面原来嵌着一面椭圆形的小镜子,日子久了,那面镜子破裂,脱落下来,刷子露出底板,给人以残缺之感。父亲看了,觉得很不舒服,便用白纸按镜子的大小裁出一个椭圆,在上面题了几句诗,贴在板刷背面。这以后,每次使用板刷时,不但没有残缺感,还可以顺便欣赏一下诗句呢!

⑤父亲不喜欢残缺破损,更讨厌俗气。记得抗战前,我们住在浙江故乡的缘缩堂时,我的一位姨妈送来一张印有时装美女的月份牌,并亲自把它挂在父亲书房的墙壁上。父亲十分讨厌,等姨妈一走,就说:“叫我看她一年,怎么受得了!”便自己作了一幅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为题的小型彩色画贴上去,遮住那个俗不可耐的“美女”。

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曾给家里的自鸣钟开了一个玩笑。抗战前,父亲从上海买了一只圈形大自鸣钟,挂在缘缘堂的客厅里。没过几天,他就对钟面上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感到厌烦。他把自鸣钟从墙上取下来,用油画颜料把钟面涂成天蓝色,添上几条碧绿的柳丝,又用黑色硬纸板剪出一对飞燕,粘在时针和分针的尖端。这样一来,时钟和分钟走动时,就变成一双飞燕在垂柳中互相追逐了。这给我家的客厅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孩子们对它感到特别新奇。开头几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常以此比赛猜时间。眼力好的,半分钟就能辨认得出来。日子一长,连大人也习惯了,只要一望,便知道是几点几分。可是对邻居们来说,这简直成了新鲜奇闻。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镇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有的还特地跑到我们家里来见识见识这只“稀奇的自鸣钟"。

⑦艺术家是爱美的,然而美绝不等于豪华或艳丽。简单朴素的环境,艺术家可以使之美观;残缺不全的用具,他也能妙手回春,使它别具诗情画意。用这样的办法来美化环境,倒真是别开生面呢!

(作者:丰宛音)

(1)、请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抒写父亲丰子恺重视美化生活环境的。
(2)、文章重点是写父亲改造家里的自鸣钟来美化环境,为什么前面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其它事情?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在学习《写作·怎样选材》时,我们了解到写文章“要围绕中心从生活中选材”“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回忆鲁迅先生》《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都是写人的文章,请从内容和写法方面简析本文与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
      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
      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的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时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泪流满面。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
        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飕飕的,风,有些刺骨。
        ②列车进站的时候,刚才还稀稀拉拉站立的旅客,突然像沙丁鱼一样,呼啦一下围拢在火车每一扇敞开的门前,仿佛这里要抛出救命的肉饵。背包的、抱小孩的,谁也顾不上谁,挤作一团。我和妻儿也在其中。
  ③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了异样的动静。两三个什么也没有带的人,拼命挤在大家的身后,却不见往前移动,神情鬼鬼祟祟。凭直觉,这是几个贼。我一把拉住妻子,说,别着急,咱们最后上。妻心领神会,和我一起退到人群的最后边——在贼面前,我们只好明哲保身。
        ④大家都挤得有些夸张。本来三五分钟,就可以顺利上去,但这一挤,半天也上不去一个人,再加上光线昏暗,贼更是如鱼得水。其中一个贼,忙乎得厉害。一会儿贴在人群的这边,一会儿又贴在人群的那边。看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
        ⑤更为叫绝的是,这个家伙还煞有介事。贴在这边的时候,喊一句“三舅,扛好包”,贴在那边的时候,还要喊一句“二妮,抱好孩子”,装扮成一个地道的出门人,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贼,该是个老手。
        ⑥最后,他贴在一个妇女身后不动了。旁边的另一个贼,也蠢蠢欲动,几次想在这个妇女身上猎取点什么。无奈,这个贼紧贴在妇女身后,另一个贼急得够呛,却无从下手。
  ⑦我在后边,看得惊心动魄。
  ⑧更可怕的是,最后,这个贼竟然和我们一起上了火车。真是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这时候四散逃去,怎么会上了火车呢?是没有得手,还是另有所图?他的这一举动,令人惴惴不安。借着车厢内的灯光看过去,这个贼,三十多岁,看起来也算慈眉善目。从穿着上看,并不光鲜。刚刚站定,他便急切地拍了拍刚才在车下的那个妇女,问:大姐,没丢什么吧。妇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满脸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说,没丢。随后,便冷漠地走向车厢深处。他笑了笑,说,那就好,那就好,没丢什么最好了。
  ⑨车厢内,已经没了座位。上来的人,几乎又原封不动地挤在车门口。而这个贼,就在我身边。车开动的时候,他突然朝我笑了一下,真诚,又有几分释然。他说:“你把我当贼了吧。”他怎么知道我把他当贼了呢?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脸上辣辣的,有几分不自在。他又笑了笑,说:“出门在外,不提防可不行,刚才大家多危险,啧啧,那两个贼!”我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好。他接着说:“大家都像你就好了,你警惕性就够高的,躲得远远的,呵呵。”“啊?!你真的不是贼?”我半信半疑。他说:“反正你在后边,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你是在干什么?”我有些迫不急待,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⑩“看来,你真把我当贼了。”他笑着斜了我一眼,笑容很纯净,“我啊,挤在人们的后边,是故意扰乱贼的,不想让他们得手呗。”“那‘三舅二妮’是怎么回事?”我抛出了最后的疑问。他狡黠地笑了笑,说:“……”
        ⑪哦,原来是这样!上一刻,那个在冷风中可恨的“贼”,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男人。我想,那个匆匆走向车厢深处的妇女,一定没有感受到这个男人给过他的保护和帮助吧,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感受到。但是,男人心底的善良,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已经成为那个寒冷的凌晨,最珍贵的温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夜能走多远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阅读下面两则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进行了“石家庄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高铁将石家庄带入一小时经济圈:向北,一小时到达北京;向南,一小时到达郑州:向西,一小时到达太原;向东,一小时到达济南。

②2016年,君乐宝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产值达到81.7亿元,成功跻身全国奶业四强,增长速度在全行业领先。

③很多人都知道赵子龙,可是我们没有打好他的牌子,很多人知道赵州桥,可是我们也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河北省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重点区域,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具有极大的交通、地理优势。

乙:是啊,除了地理、交通优势外,我们的君乐宝也通过打造高品质产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

甲:是呀,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

乙:我建议: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特雷西的单车

周海亮

    特雷西是母亲的儿子

    外乡人来到母亲的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拴在一棵树上,那棵树很细,很矮。看得出树刚栽下不久,也看得出单车刚买不久,近似没有骑过。

    外乡人向母亲讨一杯水,慢慢喝着,与母亲讨论着刚刚打响的战争。临走时候,她问母亲,谁的单车?

    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外乡人不说话了。刚才,母亲跟她说过特雷西。

    特雷西是妹妹的哥哥

    妹妹坐在花园的秋千上,母亲坐在她的身边。妹妹对母亲说,我想有一辆单车。母亲说,战争没完没了地打,面包都开始限量供应,哪还能买到单车?

    妹妹看看拴在树上的单车,那棵树长高长粗,那单车变得破旧。她说这单车再不骑的话,就再也骑不了了。母亲说可是这是特雷西的单车。妹妹不说话了。那是哥哥的单车,她不能碰哥哥的东西。

    特雷西是男人的邻居

    男人闯进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锈迹斑斑,车轮开始扭曲。单车拴在树上,那棵树更高更粗。男人有些好奇,问,这是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哥哥。

    男人说如果再不取走单车的话,它要长到树里面了。她说母亲说过,谁也不能动特雷西的单车。男人不说话了。他听母亲说过特雷西。他知道特雷西是一个易羞的男孩。但他头一次知道,易羞的特雷西还有一辆几乎没有骑过的单车。

    特雷西是外甥的舅舅

    男孩仰起头,看着那棵树。树很高,枝叶繁茂。单车被树干挤得变了形状,一部分深深杀进树干。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单车拴到树上?母亲说,单车是特雷西拴上去的。

    男孩说,特雷西就是舅舅吗?母亲说,特雷西就是舅舅。他把单车拴到这里,谁都不能动。男孩上前,摸摸单车。他被烫了一下。似乎那辆单车刚刚被人骑过,尽管它已变成一堆废铁。

    特雷西是一段往事。

    战争早已结束,城市早已重建。现在,一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她带着来人,来到树旁。现在单车悬空,完全嵌进树干,似乎是从树里面生长出来的。来人问她,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我哥哥特雷西。来人说,可是这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说,不行。特雷西的东西,谁也不能动。她给来人讲特雷西的故事,一点一点,时间回到从前。来人上前,摸摸单车,叹一口气,说,我会转达您的建议,夫人。

    特雷西只是一辆单车。

    两年以后,公路修好,却小心地绕开了那棵树。树的周围多出一圈围栏,围栏上挂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特雷西的单车。下面,两行字:1914年,男孩把自行车锁在这棵树上,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他在战场上死去,在参加战争一个月以后。母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单车还是新的。除了这辆单车,特雷西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包括遗体和骨灰。甚至,当他的母亲死去,世上再无人记得他的模样。

    现在的特雷西,只是一辆长到树里的单车。

(选自2015年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