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游褒禅山新记
东方煜晓
丁亥仲秋,我借应邀去母校巢湖学院举办写作讲座之机,在院宣传部副部长顾晓松先生的陪同下,如愿以偿地游览了位于巢湖市含山县境内的褒禅山华阳洞。游罢,印象极深,并有一种“读山如读史,看洞如观画”的美妙享受,遂作游褒禅山“新”记以记之。
褒禅山的出名,缘于一篇旷世文章。这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如今的含山人,真是该感谢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先生,如果没有他的那篇《游褒禅山记》,可能就没有今天热火朝天的褒禅山度假村。或许王安石也不曾料到,他的一篇短文会造就一处旅游文化大产业。事实上,正因有了那篇游记散文,褒禅山近千年来才一直熠熠生辉。现在的褒禅山华阳洞风景区,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风景区了,真是不简单。
褒禅山,古谓之华山。因唐代高僧慧褒结庐于此,在他圆寂之后,其弟子便将此山更名为褒禅山。唐朝之前,褒禅山并不怎么热闹。只是到了北宋,王安石途经此地,偶发兴致,游览一番并写成文字传世,这才被外人所知。由此看来,王安石对褒禅山的宣传功劳可谓大矣,委实起到了“推而广之”的巨大作用。
进得山来,我最急切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洞前辈的王安石雕像合一个影。对我来说,这个意义远远超过游览本身。王安石雕像雄居于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之上,身材高大,目视远方,右手扶腰,左手擎一卷书,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尊雕塑是很成功的,它很好地表现出一代改革家的昂扬锐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仰望他的豪迈,我的心里蓄满了敬意之情。
前行几步,来到了华阳洞的正门。这也是王安石当年的入洞口。洞的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下第一名洞”六个朱红大字,端庄,厚重,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在未进洞之前,我先欣赏了褒禅山“石包树、树抱石”的天然奇观。你看那陡峭的山崖绝壁之上,虽不见一点泥土,却生长着了茂密的森林,一棵棵、一丛丛千年的古树,早已与嶙峋的怪石紧紧相依,融为一体。你不得不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啊。
步入洞中,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顿觉神清气爽。风景区管理处为游人想得很周到,早已在洞壁上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具,整个溶洞显得五彩缤纷,神秘莫测。我得庆幸,再也不必象王安石先生那样“拥火以入”了,也没有“不出,火且尽”的烦恼了。据导游介绍,华阳洞深一千六百多米,有十大景区、一百二十多个景点,且洞中有洞,洞里有河,还可河上泛舟,移步换景,步步有景。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轻松地游览了华阳洞,全然没有王安石的遗憾。不过,我与同游者好象并不十分尽兴,总觉得旅途中少了一些曲折和艰难,自然也少了一份征服后的乐趣。由此我想,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就象我们对于“舒适”和“快乐”的理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生活追求的人,肯定会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就我而言,手里拿着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总是觉得不那么踏实。
从洞里出来之后,我对诸如荆公止步、仙女晾纱、倒挂莲花、洞中山峡等景点,印象并不特别深刻,倒是对刻在崖壁上的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铭记于心。对他所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品而思之,由然而生敬意!由此联想到《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在议论成功的要素问题,也即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而我却从中悟出了改革的艰辛与无奈。但愿,我们今天的改革,能够少一些阻力,多一些支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