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3.月是故乡明同步练习

课内阅读。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②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

    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1)、选文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之情,这种感情是通过写故乡的来体现的。
(2)、读画线句,第①句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第②句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故乡的月亮在“我”的记忆中远比这些广阔世界的月亮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3)、与“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相照应的是哪句话?
(4)、作者以“月是故乡明”为题目是为了表达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梦想皆有神助》一文,完成习题。

    一位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

    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谁,但又怕别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

    男孩信以为真。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这么大,上帝却一下子选中了他。为了不辜负上帝的期望,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上帝一定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是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没有来。就在他期盼上帝帮助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他侥幸活了下来。

    “我又可以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了!”他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了集中营。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1975年,他又写出了另一部小说《退稿》。

    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

    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当人们让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谈谈获奖后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梦想皆有神助!在新世纪里,伊姆雷成为第一位证明人。预言家说.还会有第二位,就藏在有梦想的人中间。

课外阅读中的秋天。

短暂的秋天

ㅤㅤ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ㅤㅤ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穿着花衣服的小朋友们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ㅤㅤ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儿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们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ㅤㅤ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儿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还有“一把抓”、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ㅤㅤ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泥土的微笑

栖云

    ①我在花园里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晚霞,我想等朋友来做客的时候,让他们携带些玫瑰回家。我相信朋友捧着火红的玫瑰渐渐走远的背影,一定能点燃易感的情怀。想想,我就觉得欢喜不已。

    ②有一天,一位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书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③朋友轻轻跨进花园,东闻闻,西嗅嗅,神采飞扬,就是不肯采摘。我说:“没关系,多的是,我又不是花店的老板,不会靠玫瑰赚钱的。”说完我就举起剪刀准备献美。朋友急忙拦住,高声叫着:“不可,不可!这么美丽的玫瑰剪下来,让人心疼。”她抓紧我的袖子叮咛,“千万不能剪啊,玫瑰是泥土的微笑,谁忍心杀戮美得醉人的微笑?”

    ④我的灵魂悚然一惊,丑陋的泥土,卑微的泥土,朴素的泥土,因为玫瑰,露出了惊艳一笑。因为这一笑,让人爱惜非常。

    ⑤有一位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唐朝的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色调,流光溢彩。从造型到色彩,整个如唐朝盛世的化身,雍容华贵。朋友请我们观赏。每个参观者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坏这盛世的宝贝。其实这不过是一撮泥土,经过窑烧才千修百炼成瓷中经典。

    ⑥江南的紫砂壶玲珑有致,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弥足珍贵,让人肃然起敬。

    ⑦我懂得了,泥土因玫瑰而美丽,玫瑰因泥土而真实。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被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

(选自《读者》,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