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①记得当年每一位姐姐结婚,我都很难过。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她们出嫁,可是,一旦她们披上了嫁衣,我便装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并祝福他们“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

    ②我奶奶早已年逾八十,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我在她每年生日里都祝福她老人家“__________”。(填一句对偶句)

    ③几位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屋,明知道做生意会有亏本的可能,但在开张那天我还是真诚地祝福他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④我明白自己的话不是灵丹妙药,但每次去医院探病,总忘不了对病人说上一句“__________!”(填一句祈使句)

    ⑤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但每年春节去拜年,我把一声声的“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⑥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⑦当然,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我道一声“祝你健康”,别人未必就能健康;我道一声“祝你成功”,别人未必就能成功。毕竟,祝福并不能改变现实中的什么,但总可以令这世界变得更温馨吧?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的祝福,给别人一份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生活是离不开祝福的。

    ⑧我祝福别人,别人也常常祝福我。每年的节日和生日,我都收到无数的祝福,那些祝福来自一封封书信,来自一张张贺卡,来自一个个电话,来自一份份礼物。感谢朋友们的祝福给我的生活抹上一层缤纷的色彩。我想,假如没有祝福,多彩的节日就会变得(        ),热闹的生日将变得(        )。

    ⑨我愿把无尽的祝福献给我的朋友们和所有需要祝福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你们的祝福!

    ⑩只要天在、地在、人在,祝福便永在!

(1)、在①②④自然节的横线处,根据文意和要求,填上恰当的祝福语言。( )
A、①白头偕老 ②心理平衡,生理平衡 ④祝你幸福安康 B、①白头偕老 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④祝你早日康复 C、①白头偕老 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④祝你开心快乐
(2)、在第⑧自然节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
A、暗淡   凄凉 B、暗淡   凄清 C、暗淡   冷清
(3)、这篇文章的中心是( )
A、第⑥自然节 B、第⑦自然节最后一句 C、第⑩自然节
(4)、第⑧自然段的首句与第⑥自然段作用相同,都属于( )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概括全文
(5)、文中说“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能否将“未必”换成“并不”?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漠落日

    在暑假的旅途中,我有幸看到了沙漠的落日。那壮观的景色,至今仍在我脑海中萦绕。

    当列车刚刚驶上辽阔的腾格里大沙漠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间。在茫茫的沙海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此时又红又大,看起来也没有白天那般耀眼了。这时,天空中的云朵儿也像穿了一件淡黄的衫儿,飘拂不定。随着这件云衫儿色彩加浓,橙红的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了。

    当太阳挨到地平线上的一刹那,天地间好像忽然变了样儿:西边天上层层的云堆好似被胭脂染过一般,蓬蓬松松、悠悠闲闲地飘在那晶莹透彻的碧空上,如同一块光滑的蓝缎上绣上了层层橙红的花纹儿。在蓝天、彩云的陪衬下,浩瀚的沙漠也显出别样的美。蒸腾起来的水汽淡淡地笼罩在沙漠上空,隐隐闪现着七色的光圈。远处沙丘上的沙生植物,在红晕的光的包围下,似生在凌霄上的琪花瑶草一般。偶尔掠过的鸟雀,也给这静态的美添上了一丝动的生机……

    太阳只剩半个了,但是仍不肯马上走到地那边。它在这最后的几分钟内,尽着全力装饰打扮着世界。橙红的云更红了,连东边天上的云,也镶上了一道浓黄的边儿。整个沙漠被霞光笼罩着,色彩变得柔和极了。那橙红的光溶入朦胧的雾气中,不时闪过的沙漠绿洲像在雾光中浮动。一队队晚归的骆驼突然间出现在那线条优美的沙丘上,脖下的大铃铛依稀可见,高耸的驼峰和庞大的躯体也披上了一层霞光。它们列着长队,从容不迫地迈着阔步。

    太阳终于下去了,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曾经绚烂的云变成了深红色。大漠的雾渐渐浓了,沙丘渐渐地不明显了,时时闪入视线的驼队也变得模糊不清。白天热得炙人的暑气渐渐地溶入了深沉的暮色。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边疆的兰花

    每当我看见兰花展台上那些身价无比的高档兰花时,看到花市上摆满了色彩令人眼花的进口洋兰时,常想起祖国南疆深山中的兰花。它没有高档兰花的身价,也没有洋兰的艳丽,唯在深山峻岭之中默默地散发着它那淡淡的清香。_________闻到它的花香,_________如同饮上了一口边疆的清泉,沁人心脾!

    为什么我总对边疆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缘于自己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记忆中的兰花真的不起眼,在深山老林中,亚热带森林中有些植物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有的植物婀娜多姿、花香蝶舞。兰花在那里几乎连光线也争不到半分,只能在其他植物的叶片缝隙中获得一丁点儿阳光和雨露,在林海中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它普通平凡,没有高贵的身价;它毫不起眼,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在深山中默默无闻地绽放着它那朴实的花朵,散发出使人心仪的、淡淡的清香……看到它,我就会无限遐思,一幕幕往事在我眼前乍现。我仿佛又看见了边防线上飞扬的青春与那条橄榄绿色构成的风景线,还有那些曾和我并肩战斗,为祖国的南疆逝去青春乃至一生的逐一离我远去的、亲爱的战友们……

    边疆兰花的奉献是无私的。在边疆,我常常会被它们的顽强所感动,_________在没有泥土的绝壁、枯木之上,还是在黑暗的空间、密林深处,_________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边疆的兰花在艰苦的条件下蓄积能量——淡淡的花香,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边疆,直到默默地成为腐殖质,为使来年鲜花依旧艳丽,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我爱边疆的兰花,我赞美边疆的兰花。我始终觉得边疆的兰花伟大,它的伟大与它的艰难相随,它的伟大与边防儿女相伴!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节选)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您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 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  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太阳升、落的时间表,给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 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  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蒙胧,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  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 您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进行(严肃严厉 严格)检查,稍有 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 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 扎一根木棍……新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耗 磨难 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 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国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 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 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课外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到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一座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会有烈士墓啊?”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他们一边帮乡亲们干活,一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思想。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欢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场景,看见了战士们宣传革命思想时的样子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像一团一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它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它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中。

(有删改)

读书如“熬粥”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起读书。

②____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③____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____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陈寅恪在德国留学期间,心思纯正,始终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终成大师。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但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这座大桥不仅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还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被连接起来的不只是地域,还有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