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有很多创造、创新和发明。
材料一: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门第出身等于人才。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 的萎缩,一个个孔乙己、范进被批量生产;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成为 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钱穆
材料二: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一个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材料三:图一是唐朝新式农具
材料四:图二是某时期罗盘针模型图
材料五:图三是元朝疆域图
【技术引领】
【品种引入】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相传其种来自占城(今属越南)而得名。性早莳(栽种)、早熟、耐早、粒细,宜于高仰之田,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使谷物产大为增加。
——百度百科
【政策引导】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