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村行①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②似吾乡。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写。②原树:原野上的树。
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① ,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 少年行(其二) 唐·李白 五陵②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
【注释】①擘:张,分开。②五陵:长安城内富豪人家聚居之地。
小语:两首诗都成功塑造了盛唐少年的形象,王维诗的少年是一个{#blank#}1{#/blank#}的形象,而李白诗的少年则显得{#blank#}2{#/blank#},两者都别有风味。 小文:吟咏少年的手法也非常有特色。王维的诗摹写少年战斗风姿时,将镜头对准{#blank#}3{#/blank#}这一姿势;李白的诗则将少年置于春光明媚的背景中,踏马出游, {#blank#}4{#/blank#}这个字,堪称点睛之笔,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尽传其神。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