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苗

①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者毒素、酶、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生物制品,通过人体接种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vaccine)一词就来源于当时最大规模的用牛制备的疫苗——牛痘苗(vaccine)。

②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有删改)

(材料二)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②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③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④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选自2016年12期《读者》,有删改)

(材料三)

“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感受如何?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获批启动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在武汉进行,招募18至60岁健康志愿者,共计108名,分为3组,分别接种一针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隔离结束后,还有半年的随访、定时定点采血。据悉,领衔该团队的陈薇院士打了第一针试验疫苗。有志愿者表示,注射后身体状况良好。也有志愿者出现发烧症状,免疫系统有了反应,而后体温恢复正常。

(选自2020年03月23日人民网)

(1)、(材料一)第②段主要说明了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3)、(材料二)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4)、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的根本。然而,疫苗研制需要过程,临床试验蕴含一定风险。阅读(材料三),你想对陈薇院士或者其他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说些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能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指路的男孩儿

    ①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有车费刷卡机供乘客自己刷卡。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看楼宇路人,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的震荡声在高远的天空下传得很远,感觉很悠闲。

    ②与朋友搭轻铁去天水围,在月台上,我遇到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那是一个胖胖的男孩儿,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想必就是乐谱了,应是星期六去上琴课或下琴课回家。

    ③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我们便指指他的盒子问:“双簧管?”又问:“单簧管?”他先是绷着,后来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上露出了笑容。我们第三遍问:“小提琴?”他用劲点了一下头,猜对了。他不说话,只是笑。于是我们就唱起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他还是笑笑,不说话。但与我们之间似乎有了些默契。

    ④车快到了,我看向站牌。情形比预想的复杂,同一站台上有多条不同路线,而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呼新认识的小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了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说明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手指头沿着路线图上的线爬行一段后停下了,表示我们抵达的地方;停了一会儿,他的手指头又跳到另一条路线上,意思是要换车;然后手指头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说明到了目的地。

    ⑤指点完毕,他便走开,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是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看见我们后又立即回过头去看前边人的背脊。

    ⑥到了他指定的换车站,原来是个枢纽大站,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我们顺着他的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着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避免磕碰,十分吃力,肩上的布袋也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身子。我们不由得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让我们明白走错了。最后他引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然后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

    ⑦车站月台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的相遇或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到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男孩看我们上了车,才放心离去。

    ⑧从他手提的小提琴看,小男孩儿不会超过十岁的年龄。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可能是怕我们听不懂他的粤语吧,也可能是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那极少极关键的几个字,他都是用英语说的。唯有那《开塞》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为我们作了沟通,让我们在这人世间萍水结交。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再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玄昊的《红色的绿苹果》,完成小题。

    ①现今社会的人士,为了一整天繁忙的工作几乎都把身边的每一个人忽略了!对孩子们而言,父母就如同他们身边的充电器,是他们每一天都能看见随着就会发出微笑的人。对于父母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们身为他们的儿女,他们就会为我们而感到温馨,每一天的笑容都会灿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烦恼和疲劳都会因看见自己儿女的脸庞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②其实父母就像一颗红色的绿苹果,外表坚硬但内里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软弱,难道你们不赞同吗?我们有的他们也有,他们每一天所要经历的并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复杂,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因为父母有我们在身边陪伴着他们度过每一天的艰难生活,就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儿女,只要他们回想,脸上的笑容就会美丽地展开。

    ③然而,我们身为儿女的就像是这颗苹果的“蛀虫”!一直都只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从来不去思考、去凭自己的一双瞳孔看清楚父母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圈子!因为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就好像蛀虫吃掉了苹果却不问理由。父母在受蛀虫侵蚀之外还要承受工作的压力,目的就是为了要撑起这个他们一手建立的家!更要保护好每一条在自己身边围绕的“蛀虫”。

    ④他们何尝怨悔了?!没有,只因他们想要我们快乐地长大,他们会不惜牺牲一切让我们能慢慢成长,可能这是他们唯一能为儿女办到的事情。孩子往往是父母们的支柱,不要否认!

    ⑤我们还没有成为人父人母,当然看不透父母的心其实是那么的脆弱。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父母在我们身边渐渐衰老、渐渐地变得风烛残年,而我们却吃着他们的身体一天一天地长大。我们是不是太过分了呢?他们只希望我们每一天的一个问候、微笑,这样他们就能安心地工作!他们为在儿女面前维护形象,让儿女们觉得生活在他们身边是多么的幸福而一直在努力,只是我们没有去了解,而是更残忍地去践踏父母的这份荣耀!

    ⑥“父母”这一份工作是非常令人崇拜的,只因他们一味儿地付出,却不求任何的回报,难道不是吗?他们只想看见我们在他们的体内健康快乐地成长,直到我们吃饱了、吃腻了懂得自己跑出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圈子,又或者直到红色的绿苹果破烂不堪也依然不发出任何的声音。他们觉得值了!而我们能有幸活在他们身体里我更觉得……值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汉字节”

    ①国人的汉字书写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视。

    ②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指出,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

    ③他认为,当今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汉字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高速,而更应该是高质。他指出,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④因此,他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让观众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⑤他还建议,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⑥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呼吁:“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全体国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我们共同向所有国人发出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⑦据了解,为推动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2016年,苏士澍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书法教师严重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教学瓶颈和困难。

    ⑧苏士澍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加强书法教师培养,拓展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汉字书写教育,教导孩子们会写字、规范写字;建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社会氛围。

(选自《成都商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