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雕版印刷术是活字印刷术的前身,在我国印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雕版印刷历经唐、五代,在宋代取得了空前发展。宋代雕版印刷的繁荣对宋诗的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歌发展到唐代,已达到顶峰。宋诗的境界虽然难以和唐诗抗衡,但宋人还是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让宋诗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宋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当时的雕版印刷是分不开的。正如张高评先生所言:“雕版印刷之崛起与繁荣,所触发的图书流通、知识传播效应,是宋代文明登峰造极之推手,是宋型文化孕育之功臣,是宋诗特色形成之中介,是‘诗分唐宋’之重要触媒。”

宋人运用雕版印刷刊刻了大量宋人诗歌集,并为宋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中收集的有传本的宋人诗、词、文合集共739种,《唐集叙录》中收集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合集共108种,两者相比,唐人传世文集的种类约是宋人传世文集的1/7在唐代,文人诗集大多依靠抄写的形式流传,传播范围受限。可是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文人诗集大多能得到及时广泛的刊刻,一些有名望的作家的诗集一经刊出,就被人争相刻印流传。名声不大的文人,其诗歌在经后人整理后也能刊刻。无论哪种模式,只要被刊刻,都有利于作品的保存,并能为作品进一步流传奠定基础。

宋代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刊刻宋人诗集,这使诗集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宋人的诗集通过雕版印刷成册后,如果仅局限在保存的层面,那么诗歌的发展则会停滞,只有让这些诗歌作品真正进入传播渠道,它们的价值才会得以更好地凸显。在宋代,雕版印刷的繁荣让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传播途径之一是官方传播。所谓官方传播指通过官方渠道对诗歌等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其主要表现就是宋朝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大量编刻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种文学类书籍。宋朝统治者除了重视正常的修书外,也重视对文人作品集的编纂和刊刻。南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云,“六月壬申,门下侍郎薛昂奏:承诏编集王安石遗文,乞便不置局,差检阅文字官三员。从之。”这样王安石的诗文在统治者的重视下,镂板传世。除了官方传播,还有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书肆等场所传播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商业传播。书肆之所以会刊刻众多诗文集,其原因在于获利颇丰。北宋《渑水燕谈录》曾记载:“时蔡君谟为《四贤一不肖诗》,布在都下,人争传之。鬻书者市之,颇获厚利。”书肆让宋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对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苏轼的诗歌正是由于被商家大量刊刻,才能家喻户晓,这就提高了他的文坛影响力。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民间传播,它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传播方式,其目的在于保存经典,传播文化。比如一些世家大族,从弘扬前辈先贤的文章功业,启迪儿孙的层面考虑,刊刻了一大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作品,例如周必大所刻的《欧阳文忠公集》。

宋代通过雕版印刷来传播宋人诗歌,这对文学流派影响深远。对文学流派总集进行雕版

印刷是文学流派形成乃至壮大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因素。最为典型的当属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把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诗集通过刊刻传播的形式,汇聚了江西诗派众多诗人的作品。到了南宋末年,即使诗坛后学之风已逐渐发生转变,江西诗派仍是诗坛的主流。其原因就在于诗集的刊印传播,将此派诗人那些分散的作品汇聚在一起,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了诗派的传统。

(摘编自《宋代雕版印刷传播对宋代诗歌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雕版印刷的崛起让宋诗形成了与唐诗迥异的风格,也使宋诗在诗学史上的地位卓然。 B、宋代文人的诗作都可能被刊刻印刷,但如果诗人缺乏名气,则保存的意义大于传播价值。 C、民间书商刊刻文人诗集,通过书肆进行售卖,这样的目的是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获利。 D、江西诗派起源于北宋,以黄庭坚的创作理论为中心,即使到南宋末年依然有很大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从保存、传播和对文学流派的影响等方面分述了雕版印刷对宋代诗歌的影响。 B、文章引用张高评先生的话,很好地论证了繁荣的雕版印刷业对宋代诗歌乃至宋代文明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一观点。 C、文章在论述诗歌的传播途径时,着重强调官方传播对诗歌传播的影响,同时也论及了商业传播和民间传播的影响。 D、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不仅以具体刊刻作品为例,还引用宋人著作中有关雕版传播的内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雕版印刷技术的支撑,宋代的一些优秀的诗文作品就难以得到保存,也更难以流传后世。 B、仅仅停留在保存的层面,文学作品就不能发挥文化价值,只有让其传播,才能更好地凸显其价值。 C、宋代文学流派能够壮大离不开雕版印刷,刊刻这些文学流派的总集,对延续诗派传统有积极作用。 D、宋两浙西路转运司刊刻的《临川先生文集》和国子监刊刻的《资治通鉴》均属于官方传播的范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较于传统纸质书籍,电子书终端存储量大,轻便易携。一张小小的存储卡可以存放数万本图书,既节省空间,又节约纸张。有的终端还可以随时随地无线上网,即时下载最新出版的书籍和报刊,读者可以打造个性化的个人图书馆。此外,很多电子书终端还具有快速检索、语音朗读、电子词典等功能,相对于纸质书籍,可以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随着国内电子书市场持续升温,电子书读者也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专业电子书终端的用户在不断增加,但就市场份额而言,通过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MP5、掌上游戏机等终端阅读电子书的读者仍占主流。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电子书终端价格在两千元到三千元之间,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价位,大多数消费者期望其价格能在千元以下。

    其实用手机等终端阅读电子书也存在问题。杨同学向记者表示,很多网上下载的电子书的格式手机不支持,无法阅读。一些新出版的畅销书,网上一般也下载不到。至于平时写论文需要的学术类参考书,电子版本基本上是没有的。所以消费者需要一款专业阅读功能强大,又能兼顾便携性和其他日常上网等功能的电子书。

    内容和终端,是电子书产业发展的两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各种阅读终端硬件一体化和功能的融合将是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电子书内容资源的供应就成为电子书普及的主要推手。

    在终端方面,近来苹果iPad等产品的出现使许多电子书硬件生产商倍感压力,他们担心iPad具有的iBook功能会抢占专业电子阅读器市场。对此,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辉文认为,电子书与iPad会共同推动电子阅读的发展。iPad等多媒体阅读终端的热销,会促进电子书内容的销售,电子书内容供应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终端一体化的趋势下,硬件生产商除了要进一步优化终端解决方案外,还应重视内容资源的建设。

    国外电子书产业非常重视内容资源平台建设,终端产品的设计强调与内容相适应,而国内往往注重终端产品功能的丰富性。但目前国内电子书的内容资源非常有限,许多读者想看的经典书、畅销书,往往难以找到。

    导致电子书内容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当前数字版权保护和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不完善。要想丰富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必须大力推动出版产品的数字化,加快传统出版内容与终端和平台的对接。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适用于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权利人利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源头领略中国文学之美

    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经》,然而真正一首一首通读《诗经》,并从中领略其文学之美的,却少之又少。我们常常以为学过了“关关雎鸠”或“蒹葭苍苍”就是学过了《诗经》,我们以为吟唱被改编过的“我愿逆流而上,寻找她的方向”就是在亲近《诗经》,我们甚至以为读一些作家对《诗经》的纯美解读就感受到了《诗经》之美。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深入《诗经》,领略其原汁原味的美呢?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中国文学之“祖”。读《诗经》,你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你会发现,你学过的那么多唐诗宋词,你用过的那么多词语典故,原来是出自这里。

    《诗经》里最美的送别。“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燕》),诗中那上上下下飞来飞去的燕子,使一幅“劳燕纷飞”的悲伤图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而“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伫立在那里的人,看着被送之人,一直看到看不见为止。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应该就是这“瞻望弗及”场景的延续吧。明代学者称这首诗为“万古送别之祖”,确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诗经》里有最美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名句,同样出自《诗经》。整首诗的名字是《硕人》。“硕人”就是“高大的人”,古代以高大健硕为美。这是《诗经》305首中写得最美的一首诗,后世那些描写美人之美的词汇,与这首诗相比,都显得大为逊色。诗中写到,这美人,她的手像嫩嫩的白茅草,她的皮肤像润肤膏凝聚起来那样。最关键的,是她笑起来是那么优雅,她的眼睛是那么顾盼生姿。如此华丽丽的比喻,出现在上古时代,你是不是会觉得惊讶?、

    《诗经》里还有最美的男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淇奥》),这位绝世男子性情稳重儒雅,举止庸容高华。古人打磨骨叫“切”,打磨象牙叫“磋”,打磨玉叫“琢”,打磨石叫“磨”,一个男人的性情竟然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如金锡圭玉白璧般流光溢彩,那该是如何的灼灼其华,照人眼目?更何况,这男子“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喜欢开玩笑,但不令人难堪。他有诙谐幽默的交际技巧,于谈笑之间,大事成就。这样的男子,是不是好男儿的典范?

    《诗经》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民间的男子女子,还是征夫思妇,或者王公贵族,他们都有形有神,那么真实而生动地生活过。一个小官吏在出差的路上感叹:“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天上小星三五颗,自己却得连夜走在路上;淇水河边,姑娘叫小伙子去看水,小伙子说已经看过了,姑娘说再去看看吧(《溱洧》)……沿着《诗经》的河流逆流而上,你会感受到他们那些平凡的生活,那些与我们一样的情感路径。他们对爱的呼唤、对美的渴求,他们的悲愤,他们的讥讽,他们的欢乐,他们的抑郁……都能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以或喜或悲的感染。

    不同年龄的人读《诗经》,感受会有不同。但我想说的是,在你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读《诗经》都是一件美好的事;而如果一生都没有好好读过《诗经》,也一定是一件遗憾的事。

    了解中国文学的根,请从《诗经》开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礼”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人注重礼仪,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这些传统礼仪都对后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使得中国人不仅特别重视一些传统礼节,比如婚嫁礼,祭祀礼和丧礼等等,而且中国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特别注重礼节,懂礼貌。这也使得中国人在外国人心中得到了好评,为中国赢得礼仪之邦的美称。

    儒家“礼”是基于人情产生的,这使得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人情礼节,崇尚“礼尚往来”,当一个人收到别人礼物或好处后,总要回送或是给予其某种好处,以表明对对方的尊重和回报。由于礼学家对人情基本上持一种中庸的态度,既不否认其合理性,又认为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裁制,所以顺人之常情外,还需要正己之情。因此,许多中国人都特别注重中庸之道,极力促使自己达成中庸之道。

    “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使得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等级观念,他们看重人的等级区别。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君臣,父子,夫妻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在婚姻嫁娶中都要讲究门当户对,这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礼”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它同时也使得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的性格。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国人对尊者的推崇形成一种崇尚权威,卑躬,谦虚的性格,并且特别能自律忍耐。宗法观念使得中国人群体凝集力特强,特别是使家族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在儒家“礼”中,男女有别的观念却使得中国的妇女性格和地位都边缘化。儒家礼教思想对妇女社会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女子必须“三从四德”这点也使得妇女对自身男尊女卑观念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基于上述观念的形成,中国女子的性格普遍比较温和,对男子有一定的依赖感,并且特别注重贞洁。

    儒家“礼”看重学问,人的才识。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学问,富于智慧。儒家的文化既是治家文化,也是治国的文化。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在《大学》第一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一方面把做人的思想、治家的文化与治吏的思想、治国的文化联系起来,认为“治国、平天下”要从“修身、齐家”开始,其顺序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另一方面又把“修身”与“致知”联系起来,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即治国者要注意学习,知书才能达理,达理才能修身,修身才能治家,治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这也使得中国人讲究修生养性。

    儒家“礼”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伦理的范畴,“礼”使中国人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它不仅要求人们要尊敬长辈、老者,爱护幼小,诚实友善,同时还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人特别能忍让,特别能自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阜平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头。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这样对地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这水,这沙滩。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

女孩子的父亲,现在地里没活儿了,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饭食很好。

“等赚了钱,给我买张织布机子!”

大伯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半个月后,在曲阳,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

(1949年12月)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