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读书,不求甚解

好:

②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会:

③造饮辄尽,在必醉

期:

④短褐穿结,箪瓢

屡: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 “诺。”须臾,梁睨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时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锚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 , 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tú liáo,道路积水。②葑:fèng,茭白根,一种长根植物。

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壶。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 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 , 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 , 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 , 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 , 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白居易《冷泉亭记》,节选)

【注】①累丈:两丈。②撮:选取。③纳粹:吸取新鲜空气。④蠲(juān)烦析醒(chéng):免除烦恼,消去困乏。⑤狎:玩乐。⑥矧(shěn)又:又有。⑦若俗士,若道人: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出家人。⑧潜利阴益:看不见的好处。

返回首页

试题篮